10月16日,有网友反映:在贵阳市南明区翠微巷内,有一段下坡路设置了过于密集的减速带,给过往车辆及行人带来不便,希望相关部门进行优化调整。“我很疑惑这样的设置到底起到什么作用?”该网友表示,此前驱车到周边网红打卡点游玩,下坡时颠簸感明显,感觉像“坐船”一样。(10月19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一条长约20米的下坡路设置了16条减速带,这真的是“没必要”吗?如果换作是一般的下坡路段,20米的下坡路设置了16条减速带,这确实是“没必要”。
但据报道,位于贵阳市南明区翠微巷内的这条长约20米的下坡路,之所以需要设置16条减速带,也是有其特殊原因的。据了解,该路段周边分布着网红打卡点和学校,人流量较大,这对于游客和学生,包括家长而言,多设置几条减速带,也是出于安全考虑。正如有部分游客所表示的那样,减速带影响不大,拍照时留意一下就行。而周边居民和接送孩子的家长也表示,减速带的设置很有必要,有利于保障出行安全。可见,对于游客、学生、家长而言,20米的下坡路段设置了16条减速带,这确实很有必要。
虽然对于过往的车辆来说,这段才20米的下坡路段设置了16条减速带,确实会让司机颠簸感明显,感觉像“坐船”一样,但相比于前来打卡的游客和途径的学生、家长的出行安全而言,多设置几条减速带显然是必要之举。
因此,笔者建议,过往车辆的司机朋友们对这段特殊路段多设置几条减速带的做法,不妨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毕竟,游客、学生、家长的出行安全,永远比司机的开车舒适度更为重要。
当然,如何平衡游客、学生、家长的出行安全和司机开车的舒适度,这也是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据报道,针对此次矛盾冲突,已有当地居民提出解决办法,那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明确此处究竟是开放式步行街,还是背街小巷道路。试想,如果这条下坡路段的道路属性能够得尽快厘清,就完全可以避免类似矛盾和冲突。
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能够及早重视并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把道路属性厘清问题尽早摆上“议事日程”,甚至是“办事日程”上来。试想,如果这条下坡路段能够被定性为开放式步行街,不允许任何机动车辆进入,那还用得着设置密密麻麻的减速带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而同样,如果这条下坡路段能够被定性为背街小巷道路,重新另外开辟步行街道供游客、学生、家长通行,就完全可以避免人车同路,交警方面设置密密麻麻的减速带自然也就没必要了。
由此可见,破解如何平衡游客、学生、家长的出行安全和司机开车的舒适度问题,还需相关职能部门能够既本着游客、学生、家长“安全至上”的出行原则,又要考虑到司机通行的舒适度,尽快尽早厘清这条下坡路段的道路属性,从而既保证游客、学生、家长的出行安全,又保障广大司机朋友的通行舒适度。如此,类似争论有没有必要设置密密麻麻的减速带,自然也就“没必要”了。(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