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党的形象、人心向背与事业成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良好的作风如同无形的桥梁,连接着党和人民群众;如同强大的引擎,推动着各项事业稳步前行。新时代对作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唯有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才能以优良作风护航发展、赢得民心。
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时代意义,把握核心价值导向。作风建设绝非小事,而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命题。从历史维度看,我们党正是凭借“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凝聚起磅礴力量,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进入新时代,作风建设的核心价值愈发凸显:一方面,它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抓手,通过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纠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能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确保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另一方面,它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干部作风直接影响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只有以务实、清廉、高效的作风服务群众,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筑牢党的执政根基;此外,它还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优良作风能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直面作风建设的现实问题,找准整改关键方向。探索作风建设的长效路径,构建全方位保障体系。推进作风建设,需坚持标本兼治、久久为功,从思想、制度、实践三个维度协同发力。
在强化思想引领上,当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从思想根源上摒弃不良作风,自觉将 “为民、务实、清廉” 的理念融入工作全过程,让优良作风成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在完善制度约束上,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一方面细化监督考核制度,将作风表现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与评优评先、晋升任用直接挂钩,形成 “奖优罚劣” 的鲜明导向;另一方面健全监督举报机制,畅通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渠道,对作风问题 “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以制度刚性倒逼作风转变。
在注重实践检验上,要引导干部在实干中锤炼作风,把作风建设的成效体现在为民办实事的具体行动中。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完成时。唯有以 “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的韧劲推进作风建设,以优良作风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