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政企前沿社会管理详细内容
刘康源: 以“数字赋能”破题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刘康源  日期:2025-8-25 字体: [大][中][小]

    当前,基层治理面临人口流动频繁、诉求多元复杂、资源统筹分散等难题,传统“人力跑腿”的治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作为基层公务员,笔者认为,唯有以“数字赋能”为突破口,推动治理手段迭代升级,才能实现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见”的转变。

    要筑牢“数字基建”底座,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部分偏远乡村仍存在网络信号弱、数据平台不互通等问题,导致“线上办事”沦为空谈。需统筹推进乡村光纤网络全覆盖,整合民政、社保、医保等部门数据资源,建立“一站式”基层治理平台,实现“群众不用跑、数据多跑路”。例如,可在村(社区)设立“数字代办点”,由村干部或志愿者协助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完成线上认证、补贴申领等操作,让数字红利惠及每一位群众。

    要善用“数据分析”工具,提升治理决策精准度。基层工作中,群众诉求、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信息分散在不同台账,难以形成有效研判。可通过大数据分析,对高频诉求进行归类,如针对“留守儿童托管难”问题,精准调配学校、社工组织资源;对汛期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动态监测,提前转移群众。同时,建立“群众意见线上反馈通道”,实时收集民意,让治理决策更贴合群众需求。

    数字赋能不是“唯技术论”,需始终坚持“群众导向”。在推广数字化治理时,要避免“一刀切”,既要培养年轻群体的线上操作习惯,也要保留线下办事渠道,防止出现“数字鸿沟”。唯有让数字工具与基层实际深度融合,才能真正激活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