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法治论坛详细内容
廖卫芳:求职先做555道MBTI测试题也是一种就业歧视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廖卫芳  日期:2025-7-6 字体: [大][中][小]

    近日,贵州一公司应聘要先做550道MBTI测试题,明确表示不要E人引发争议。公司人事回应称,E人易跳槽。(7月5日上游新闻)

    眼下,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环节中,除了设置笔试、面试外,还增设了MBTI性格测试,主要是判断应聘者有没有心理健康问题。按说,用人单位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深入了解应聘者的心理素质,提升招聘效率,这本也无可厚非。

    但笔者不禁想问:用人单位动辄要求应聘者做550道MBTI测试题,真的有这个必要吗?MBTI性格测试真能为用人单位招人用人提供准确、科学的建议吗?

    据报道,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应聘者分享了自己的真实经历:有人测评分数高,被认为是“伪装”而被拒;有人专业能力测试分数很高,但因为MBTI性格测试分数低而被拒。一位参加过多次性MBTI格测试的应聘者表示,这种测评只能反映测试时的心理状态,有的人可能做几次就有几个不同的答案,如果以此衡量应聘者会有很大偏差。这说明,MBTI性格测试既不准确也不科学。

    根据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用人单位不得设置与岗位无关的条条框框限制求职者平等就业。可以说,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做550道MBTI测试题,这显然也是一种就业歧视。

    防范MBTI性格测试式的就业歧视,还需劳动监察部门双管齐下。一方面,劳动监察部门应积极承担起自身的主体责任,严把用人单位招聘环节设置关,对用人单位擅自增设不科学的“MBTI性格测试”,人为提高招聘门槛行为要给予必要的纠偏和矫正,防止用人单位出现新的就业歧视,让求职者因“MBTI性格测试”过不了关而被挡在就业大门之外。另一方面,劳动监察部门应积极指导用人单位通过科学、合理、合法、合规的招聘方式招人用人,对于擅自设置类似不科学的“MBTI性格测试”,不妨通过约谈、警告、叫停,甚至列入“黑名单”等多种处罚手段,让其付出应有的代价,倒逼其遵规守法,不再出现新的就业歧视。

    同时,求职者一旦因“MBTI性格测试”而遭遇就业歧视,既要坚决说“不”,又要积极大胆地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以维护自身合法就业权益不受侵害。切忌装哑巴,自认倒霉,任凭用人单位设置“MBTI性格测试”。

    当然,如果用人单位一定要增设“MBTI性格测试”招聘环节,那也只能作为参考因素,不能作为决定因素,更不能通过类似“做555道MBTI测试题”的过分做法,为难求职者。同时,也要做好两点工作:其一,应明确告知应聘者测试的目的、内容和使用方式,并取得应聘者明确同意。其二,要注意保护好应聘者的个人隐私,确保测试结果的保密性。如此,“MBTI性格测试”才不会泄露应聘者的个人隐私。(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