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叶金福:“一人腐”变“全家腐”值得警惕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叶金福  日期:2025-8-14 字体: [大][中][小]

    《中国纪检监察报》日前刊发“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系列综述”,文章点名了多位“家族式腐败”的官员。比如清远市清新区委原书记郑小燕,与丈夫、弟弟、妹妹、女婿等8名亲属共同涉案。(8月14日《广州日报》)

    这起贪腐案件,不仅涉及贪腐官员本人,还涉及丈夫、弟弟、妹妹、女婿等8名亲属,这无疑是一起地地道道的“全家腐”案件。

    纵观历年反腐案件中,由夫妻搭档、父子配合、亲属联手等方式产生的“全家腐”案件并不在少数,这无不引人深思,更引人警觉。这说明,少数领导干部的腐败方式已由“一人腐”慢慢地向“全家腐”方向发展,反腐败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的反腐败斗争中,有不少党员干部,甚至是身居要职的领导干部,因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而被摘掉“乌纱帽”,送上审判席,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惩重处,可谓是罪有应得。但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之所以会走向违法违纪的深渊,无不与身边亲属中有“贪内助”“钱内助”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些领导干部平时放松对亲属的要求和教育,对亲属打着旗号以权谋私的行为,不闻不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甚至徇私舞弊,利用职务之便,里应外合,大搞权钱交易,大肆收受贿赂。这些领导干部的做法,不但严重违背了党的宗旨和纪律,而且也败坏了党的形象,影响了领导干部领导的声誉。近年来,每年都有一大批党政领导干部被送上被告席,被摘掉“乌纱帽”,不就是因为他们身边有一连串的“贪内助”“钱内助”吗?

    此次,《中国纪检监察报》刊文披露了清远市清新区委原书记郑小燕“全家腐”的案件细节,这无疑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一方面,这是对各地各级领导干部的一种警示,警示他们既要管好自己,做到勤政为民,廉洁从政,又要管好身边的亲属,不让身边的亲属成为“贪内助”“钱内助”;另一方面,这也是对各地纪委监委的一种提醒,提醒他们反腐败不仅要“紧盯”领导干部个人,也要“紧盯”领导干部身边的亲属,防止“全家腐”成为腐败“新变种”。

    有道是:“亲属不廉,为官不清。”笔者以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不但要严以律己,遵纪守法,廉洁从政,而且还要管好管住身边的亲属,要与亲属立“家规”,严格按“家规”办事。同时,身为领导干部的亲属,也应牢记自己的身份,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多吹廉洁之风,多叙廉洁之语,争做一名“廉内助式”“贤内助式”的好亲属。如此,“全家腐”案件才会越来越少,领导干部才能真正做到勤政为民,廉洁从政。(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