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工商消费详细内容
叶金福:铲除“职业代退”黑灰产需多方发力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叶金福  日期:2025-8-11 字体: [大][中][小]

    “提前预订了当地酒店,后因行程变更无法按时入住,订单不能取消,又不想白白损失上千元。”近日,来自北京的陈先生本计划前往海南三亚旅游,但未能成行,为了降低经济损失,他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挂出转让信息,“没想到的是,第一个联系我的不是想要入住酒店的游客,而是声称可以帮我退款的人”。陈先生向记者透露,对方表示,只需200元服务费,同时提供个人信息及订单详情,便可帮他取消订单。而对于代退款方式,对方表示不便告知。(8月11日《工人日报》)

    据报道,二手交易平台上存在不少声称能够有偿取消预订的服务链接,标价多在上百元,有的还要求按照退款金额的一定比例支付服务费。除了酒店、机票,代退服务的业务还涵盖游戏充值、话费充值、保险保单、教育培训、婚姻介绍、医疗美容、舞蹈健身等各领域,甚至形成了职业代退“黑灰产”。

    但消费者选择“职业代退”服务真的靠谱吗?以代退酒店订单为例。据介绍,代退的套路通常是反复致电酒店,通过软硬兼施的方式强迫退款,还有一些伪造证明骗取退款,但不见得能成功。而对消费者而言,选择代退可能面临各类风险。比如,代退往往要向卖家提供姓名、手机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这给了不法分子以买卖个人信息的可乘之机。更有甚者,一些消费者因为代退遭遇五花八门的诈骗陷阱。比如,有的因为提供了个人信息被冒名借贷、套现;有的被要求“充值返现”,先充钱才能退钱……而提供代退服务的多为个人或非法机构,一旦发生纠纷,很难维权。可见,消费者选择“职业代退”服务并不靠谱。

    笔者以为,铲除“职业代退”黑灰产还需多方发力。首先,平台要发力。二手交易平台应积极承担起自身的主体责任,加强对相关违法信息的审核力度,监测异常交易行为,绝不让“职业代退”形成“黑灰产”,忽悠、坑骗消费者。

    其次,商家要发力。商家应本着“信誉第一,诚信至上”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态度,不妨尽快完善退款规则,让消费者合理的退款要求得到满足,从而铲除“职业代退”黑灰产的生存土壤。

    其三,消费者也要发力。一方面,消费者应通过官方渠道协商退款,或通过向消协投诉、法律诉讼等方式解决退款难问题,谨慎选择“职业代退”服务,避免因小失大。另一方面,消费者一旦遭遇“职业代退”忽悠、坑骗,应积极大胆地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切忌“装哑巴”,自认倒霉,助长“职业代退”忽悠、坑骗消费者的嚣张气焰。

    当然,“职业代退”作为一种新兴职业,如果相关部门能够予以必要的行业规范,也能促其成为一种合法合规的消费服务模式。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尽快出台该行业的服务标准、收费标准、个人信息保密、责任风险担当等行业规范,让其有“标”可依,对“标”服务。如此,“职业代退”也能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服务广大消费者,既成为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又成为一种新兴职业。(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