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前沿法案大观详细内容
古有千里家书只为墙的典故,今有同胞兄弟因墙反目的闹剧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徐邦玫  日期:2021-6-15 字体: [大][中][小]

    首先,我们来看看“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又称“六尺巷”的故事。

    据说在清朝年间,有一名权势显赫的官员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人的来信,说家人与邻居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僵持不下,互不相让,要他利用职权将宅基地争过来,张英看完来信后,只回了家人四句话: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到张英的回信后,明白了张英的意思,于是,主动让出了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了三尺宅基地,结果就成了六尺巷。

    宽厚、平等待人的美德在古代就已经提倡了。张英在涉及自己家人切身利益的时候,没有利用手中权势压服对方,而是以宽广礼让的胸怀劝说家人退让。这种胸襟气度,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宣扬。

    一奶同胞,本是亲得不能再亲的亲兄弟。戈某却与哥哥戈某1、嫂子刘某因房屋相邻交界发生争议,2020年2月,双方的纠纷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和解协议。后戈某1、刘某未按协议履行,在戈某房屋出檐24公分范围内硬化了地皮,还用泥土阻塞水沟,致使水流进戈某的家里。戈某在清理阻塞水沟垃圾的过程中,与哥哥嫂子发生争吵,甚至发生了肢体冲突,在双方抓扯的过程中,戈某被抓伤,还住了院,但伤情并不重。戈某1与刘某硬化地皮、阻塞水沟的行为致使戈某家通行不便,戈某便再次找哥哥嫂子理论,再次发生冲突。双方的关系再次升级、恶化。无奈,戈某一纸诉状将哥哥嫂子告上了法庭。考虑到双方的关系,如若机械的开庭,双方剑拔弩张的对簿公堂,不利于有效的解决双方的纠纷。法官多次组织庭前调解,从法、理、情方面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又将古时候“六尺巷”的故事讲给双方听。怎奈,无论如何劝解,双方都不退让,坚持要求开庭,不同意调解。法官依法组成了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戈某委托了女儿阿利共同出席了庭审,戈某1与刘某委托了儿子阿鹏出席了庭审。戈某的女儿阿利内心充满了愤怒,为父亲打抱不平,认为伯伯和伯母打伤了父亲,就应当赔偿医药费,家里被水浸湿的家具也要赔偿。阿鹏则认为,双方争议的房屋交界是自己在使用,双方的纠纷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了和解协议,自家也让出了三十公分的墙距。父母虽有不对的地方,但叔叔戈某也存在过错,父亲与伯伯是亲兄弟,一堵墙并不能发家致富,在双方发生冲突时,混乱中可能抓伤了叔叔,但并不严重,浸湿的家具也无损坏。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更何况是如近邻般居住的亲兄弟。虽然之前已经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和解协议,但后来又发生了吵闹,如今叔叔已经起诉到法院,愿意与叔叔协商处理此事。庭审结束后,坐在旁听席上戈某的另一个女儿也表示,双方是亲兄弟,为了一堵墙,没必要反目成仇,大家互让一步,将此事解决。往后,还有往来的日子。父亲和妹妹并不是真的要伯伯和伯母赔偿钱,而是心里堵着的气没有散。经合议庭组织调解,戈某与哥哥嫂子达成了和解协议:戈某1、刘某不妨碍戈某管理相邻的沟渠;戈某管理沟渠时,可使用阿鹏的地面,但不能损坏地皮,管理结束后,应当清理垃圾;双方以前发生的所有纠纷,全部放弃,任何一方不再要求对方赔偿。

    在法庭的和解协议达成后,双方心里都松了一口气,仿佛“如释重负”。阿鹏与堂姐、叔叔有说有笑的离开了法庭。或许,庭前剑拔弩张的不退步,就是心里堵着的气没有疏通吧。(鲁甸县人民法院茨院中心法庭)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