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将于9月26日正式开捕。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阳澄湖大闸蟹网上销售将迎来一项重磅新规——“熔断机制”。为确保品牌价值与市场秩序,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首次推出该机制,重点关注电商平台上“蟹券”超卖超发、恶意低价倾销、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根据每个养殖户所拥有的阳澄湖大闸蟹养殖水面面积进行蟹扣配发,每亩水面配发不超过600只防伪蟹扣,蟹扣用完即强制下架。(9月18日《扬子晚报》)
再过几天,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即将正式开捕,同时也将迎来上市销售旺季。由于阳澄湖大闸蟹价格奇高,为防范不法商家以假乱真,从中获取高额利润,当地适时推出了阳澄湖大闸蟹“防伪蟹扣”,这无疑是一记妙招。
但据了解,阳澄湖大闸蟹的“防伪蟹扣”也有“李鬼”,在一些电商平台、社交平台上,竟然有不少商家公开出售阳澄湖大闸蟹“假蟹扣”。众所周知,“假蟹扣”一旦成了假蟹的“护身符”,这就意味着非阳澄湖大闸蟹也能堂而皇之地成了“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价格也会随之翻倍。这不仅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消费欺诈行为,而且也严重扰乱了阳澄湖大闸蟹的销售市场环境。同时,更是损坏了阳澄湖大闸蟹的声誉和形象。
难道就没有一个破解“假蟹扣”的好办法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此次,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首次推出“熔断机制”,这就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举措。
据报道,所谓“熔断机制”,即在销售过程中设置明确的停止阈值。根据协会公布的实施细则,每个授权经销商的蟹扣数量将严格依据其合作养殖户的实际养殖水面核定,一旦蟹扣用完,相关商品必须立即下架,不得继续以“阳澄湖大闸蟹”的名义销售,从源头上防范超量预售、虚假宣传等长期困扰行业的乱象。此举,不仅让阳澄湖大闸蟹市场销售行为回归理性,回归本真,而且也让制售“假蟹扣”者无立足之地,无生存土壤。
当然,防范阳澄湖大闸蟹“假蟹扣”横行市场,不能仅靠“熔断机制”,还需监管“强起来”。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应积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既要常态化地对线上线下销售的阳澄湖大闸蟹进行严格的真假甄别,尤其是对配有“防伪蟹扣”的阳澄湖大闸蟹更要仔细甄别,以防假蟹配上“假蟹扣”而蒙混过关,坑骗消费者,又要对“假蟹扣”冒充阳澄湖大闸蟹的不法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妨通过高额罚单、列入“黑名单”、从业禁止等处罚手段,让无良商家既付出“经济代价”,又付出“诚信代价”,更付出“禁业代价”,倒逼更多商家据实销售大闸蟹。另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应联合食安委、消保委等职能部门推出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广大消费者对“假蟹扣”冒充阳澄湖大闸蟹的不法行为进行检举揭发,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从而让“假”阳澄湖大闸蟹原形毕露,无处遁形。如此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就一定能给广大消费者营造一个去伪存真的阳澄湖大闸蟹销售市场,同时更能守护好阳澄湖大闸蟹的声誉和形象,可谓是一举多赢。(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