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之家详细内容
龚海: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书写中欧班列新传奇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龚海  日期:2025-9-15 字体: [大][中][小]

    作为中欧班列中通道唯一的进出境铁路口岸,二连浩特铁路口岸自2013年通行首趟中欧班列以来,已累计通行突破2万列,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实现年内通行量超3000列,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物流的关键枢纽。

    2013年,首趟中欧班列从二连浩特铁路口岸鸣笛启程,开启了亚欧大陆铁路运输的新纪元。10年间,从最初的零星开行到如今的日均近10列,从单一线路到74条运行线路通达10余国70多个城市,二连浩特口岸见证了中欧班列的几何式增长。数据显示,截至9月8日,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今年已接运中欧班列2646列,运送货物348.7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5%、15.4%。这一增长曲线不仅反映出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更彰显了国际社会对中欧班列这一物流品牌的高度认可。正如一列列班列所串联的,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的点与点,更是产业链上的环与环,构建起亚欧大陆互利共赢的新格局。

    铁路部门通过重新划分装卸作业区域、增加专用作业线,使场站吞吐能力得到质的提升;通过与联检单位的数据共享和流程再造,实现了通关审核、换装放行等环节的一站式办理。当一列满载德国汽车配件的中欧班列在4小时内完成通关手续,继续驶向郑州的途中时,中国效率正在重新定义国际物流的标准。

    二连浩特口岸的繁忙景象,是“一带一路”倡议下设施联通、贸易畅通的生动缩影。从这里出发的中欧班列,东接中国60余座城市的产业集群,西通德国、波兰等欧洲经济腹地,宛如一条条钢铁纽带,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紧密联结。值得关注的是,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等产品正成为中欧班列上的“新宠”,这既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为沿线国家带去了绿色发展的新机遇。

    站在年通行量突破3000列的新起点上,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正在书写新的篇章。中欧班列必将进一步释放潜能,在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未来,通过数字化赋能、多式联运发展和通关便利化提升,这条钢铁大通道将更加智能、高效、绿色,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通道”。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