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政企前沿党政人大详细内容
广安区:“三个深耕”助推涉企行政执法规范化 厚植法治化营商环境沃土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杨巧  日期:2025-9-2 字体: [大][中][小]

    2025年以来,广安区紧扣中省市关于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决策部署,以“解企业之忧、破执法之困、优营商之基”为导向,通过“深耕顶层统筹筑体系、深耕问题整治提质效、深耕服务优化减负担”三大路径,推动涉企行政执法从“粗放管理”向“精细规范”转变,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厚植法治沃土。

    深耕顶层统筹,筑牢规范执法“四梁八柱”

    广安区从组织领导、方案制定、工作推进三个维度精准发力,确保专项行动不偏航、不走样。一是强化组织聚合力。成立工作专班,精准筛选区市场监管局、区应急管理局等10余家高频执法单位作为重点整治对象,构建“司法局牵头抓总、重点部门协同联动”的责任闭环。二是精细方案明路径。先后印发2份实施方案,从整治重点、实施步骤、工作要求三个层面细化规范执法“施工图”,让各执法单位“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三是专题推进促落地。召开全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暨群众身边具体实事专题推进会,总结阶段性成效、提炼可复用经验,直面堵点痛点难点,通过“案例剖析+强化部署”推动各单位从“被动执行”转向“主动作为”,确保专项行动层层递进、落地见效。

    深耕问题整治,打通执法监督“神经末梢”

    针对“四乱两违法”等痛点问题,广安区以“全链条监督、靶向性整改”精准施策,让执法乱象无处遁形。一是广开渠道“找问题”。在区政府官网发布问题线索征集公告,明确举报电话、邮箱、来访地址,同步联动“12345”政务服务热线、行政执法监督观测点,破解企业“不敢举报、不知如何举报”的顾虑。同时主动开展监督检查,截至目前已收集涉企执法问题线索5条,实现“企业有诉求、政府有回应”。二是案卷评查“挖病灶”。从各执法部门随机抽取164件2024年至2025年间已办结的涉企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案卷开展集中评查,发现问题案卷41卷(主要为程序瑕疵、执法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案卷数较上次集中评查同比下降25%,以“以案评查”倒逼执法规范。三是科技赋能“强监管”。全面推行“天府入企码”,落实“亮码入企”监管模式,召开专题培训会讲解功能模块与操作流程,要求执法人员入企检查必须“先亮码、再检查”,实现涉企检查“全过程留痕、可回溯管理”。截至目前,全区累计生成入企码256个,执法人员亮码检查254次,有效杜绝“随意检查”,让执法监督“看得见、管得住”。

    深耕服务优化,激活营商环境“一池春水”

    广安区坚持“规范执法”与“服务企业”同频共振,在“减负担、增透明、解难题”上持续用力,让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一是一体检查“减负担”。整合优化“同一企业、同一时段”的多项检查需求,开展综合查一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6月以来,统筹后减少入企数33次,入企数缩减73.33%,让企业“轻装上阵搞发展”。二是信息公开“增透明”。在区政府官网开设“涉企行政检查公示专栏”,集中公示检查主体、检查事项、法律依据、检查计划等信息,企业可随时查询、实时监督,打破“执法信息不对称”壁垒,以公开促规范。三是法治服务“解难题”。开展“法治体检”97次,为企业精准排查法律风险;组织“送法进企业”334次,发放法治宣传书籍600余册,高效解决企业法律难题16项,挽回经济损失12.35万元;举办“典进企业 法护营商”专题普法活动36场,以企业法治意识提升倒逼执法规范。

    下一步,广安区将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持续拓展“三个深耕”的广度与深度,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督长效机制、强化执法队伍能力建设、提升法治服务精准性和覆盖面,全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让规范文明的行政执法成为广安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和坚实保障。(作者单位:广安区司法局)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