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基层党建工作千头万绪,抓住关键方能纲举目张。新形势下,必须聚焦核心任务,精准发力,扎实做好事关根本、事关长远的“五件事”,才能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激发基层治理的澎湃动能。
首要之事,是筑牢“信仰之基”,强化政治引领。基层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必须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通过扎实有效的理论学习、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不折不扣落地生根,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坚守正确政治方向的坚强战斗堡垒。
核心之事,是建强“战斗堡垒”,提升组织效能。“麻绳最容易从细处断。”组织体系建设必须向纵深推进。要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优化组织设置,创新活动方式,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聚焦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领域,有效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确保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社会肌体的最深处,使党的执政基础坚如磐石。
关键之事,是锻造“先锋队伍”,激发主体活力。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要做好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严把入口关,畅通出口关,优化队伍结构。要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平台,深化党员责任区、示范岗、承诺践诺等活动,激励广大党员在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基层阵地高高飘扬。
根本之事,是践行“鱼水情深”,厚植群众根基。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基层党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推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创新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能力,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不断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保障之事,是涤荡“作风之尘”,深化正风肃纪。基层“微腐败”和作风问题直接侵害群众利益,损伤党的形象。必须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要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营造山清水秀的基层政治生态。
做好这“五件事”,是一个有机整体,互为支撑、缺一不可。唯有系统谋划、一体推进,方能将基层党建的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最广泛、最深层、最可靠的基层力量。(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杜固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