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已连续多年发出为基层减负的强力号召,坚定决心为基层减负划定了清晰路线图。减负不是减担当,松绑绝非松责任。其核心要义在于破除形式主义桎梏,让基层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从无用的材料里彻底解放出来,从而轻装上阵,将宝贵的时间与旺盛的精力真正投入到察实情、出实招、解民忧、促发展的第一线实践中去。
基层减负需用“数字赋能”取代“数字枷锁”:清理整合多头重复、强制打卡、过度留痕的政务APP、工作群组和打卡系统,打破“数据烟囱”,推动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互认。让数字技术真正成为提升效率的“助推器”,而非束缚手脚的“新枷锁”。
基层减负需用“权责对等”破除“无限责任”:明晰基层权责边界,坚决纠正上级部门向基层转嫁自身工作责任的行为。建立科学精准、务实高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大幅压减不必要的督查检查考核项目,让考核回归推动工作、服务人民的本质。
基层减负需用“源头治理”遏制“文山会海”:大力倡导“短实新”文风会风,严控发文数量、会议频次和规模时长。对于确需基层落实的任务,上级部门应加强统筹协调、提供配套资源与精准指导,杜绝“一发了之”“一会了之”的官僚作风。
古语有云:“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为基层减负松绑,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一招,也是让基层干部从“表哥表姐”的无奈重负中解脱出来,重新回归服务群众“贴心人”本位的必经之途。当干部们终于能走出文山会海、放下打卡手机,真正走进千家万户——那无数双脚板踏出的印迹,才真正称得上为这片土地留下最坚实、最温暖的治理注脚。(作者单位: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富兴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