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热点评说详细内容
廖卫芳:“小农夫学插秧”是一堂最好的劳动教育课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廖卫芳  日期:2025-7-31 字体: [大][中][小]

    7月28日,在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长风乡将军村长风沙花溪谷景区里,一场主题为“小农夫学插秧”亲子研学活动在热闹举行,吸引了来自市区的12位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参加。(7月30日《安庆晚报》)

    近年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包括学校,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有的安排学生参加“干农活”体验,有的给学生布置“劳动作业”,有的组织学生到农田里认识稻谷、小麦等农作物……可以说,对于广大学生而言,通过亲身的劳动体验,直接参与这些与“农”沾边的劳动教育,必将获益匪浅,受益终身。

    遥想我们小的时候,身为农家子弟,有谁不会做些像插秧、种菜、割稻子、挖地等农活呢?记得小时候,老家每年要种早晚两季稻子,尤其是割早稻的时候正逢放暑假,所以帮助父母割稻子是常有的事。每逢周末也经常帮助父母到田地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通过亲身做过一些诸如割稻子、插秧、种菜、挖番薯等农活,使我们从小就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也使我们懂得如何珍惜粮食、节约粮食。可以说,小时候做农活的经历,对我们的人生来说,是一笔拿金钱也买不来的财富。

    可如今的孩子,尤其是城里的孩子,几乎没有人参加过类似插秧、种菜、割稻子、挖地等这样的农活,他们有的压根就不知道每天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不是有“米是从米袋里倒出来的”“小麦当韭菜”这样的笑话吗?现在大多数孩子在家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富裕生活,有的父母生怕孩子生活上过得不如意、受委屈,从不让孩子沾手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更别提让孩子做些诸如割稻子、插秧等之类的重活、粗活。如此之举,其实是无形之中培养了孩子的懒惰恶习,也使孩子产生了厌农情绪。这对孩子的成长和将来真的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笔者以为,此次在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长风乡将军村长风沙花溪谷景区里举行的“小农夫学插秧”亲子研学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从小热爱劳动、学会劳动,懂得珍惜劳动成果,而且对孩子也是一种能力、意志的培养。可以说,“小农夫学插秧”是一堂最好的劳动教育课。

    希望各地不妨多开展一些类似“小农夫学插秧”活动,既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又帮助孩子养成劳动的良好习惯。笔者以为,这对孩子的成长和将来显然大有裨益。 (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