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补贴来了!据报道,7月28日,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方案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对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7月29日《新京报》)
自国家“三孩”生育政策出台以来,至今已整整四年多了。但据了解,许多育龄家庭的生育意愿并不强烈,有的是不想生,有的是不愿生,但更多的是不敢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意外”,究其原因,还在于缺乏一定的生育保障,比如产假太短,没有育儿假、陪产假、育儿补贴,等等,这无疑不利于国家生育政策的顺利实施,更不利于国家人口政策的长期稳定。
据《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估算,全国0至2岁婴儿的平均养育成本为24538元/年。这对于不少普通家庭而言,育儿压力显而易见。
近年来,为确保国家“三孩”生育政策的顺利实施,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在出台一系列的生育保障政策。以地方为例。北京、上海、浙江等多地已相继公布并发放了各项生育红利,有的延长产假,有的延长育儿假,有的增设陪产假,等等。这些“看得见”的生育红利,无疑是减轻育儿压力的强有力保障。
此次,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明确每孩每年3600元,直至年满3周岁,这无疑也是减轻育儿压力的一项制度保障。一方面,有了育儿补贴,既能切实减轻多孩家庭的育儿压力,又能切实减少多孩父母的育儿焦虑。另一方面,有了育儿补贴,也让更多育龄家庭拥有想生、愿生、敢生的生育意愿。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有了育儿补贴,也让更多育龄家庭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可以说,这种“真金白银”的育儿补贴是最好的生育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国家育儿补贴覆盖范围突破“二孩”“三孩”局限,将“一孩”家庭也纳入了支持体系。同时,对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也明确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这样的政策设计,既体现了生育支持的公平性与全面性,又彰显了社会生育的制度友好。
当然,一项“国家育儿补贴”,并不能解决育龄家庭的全部压力,还有待国家层面出台更多的生育新政,比如:减轻养育和教育负担、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保障生育家庭合法权益、建立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等等,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帮育服务,切实减轻更多育龄家庭的育儿压力。如此,才能让国家“三孩”生育政策得以顺利实施,更让国家人口政策得以长期稳定。(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