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工商消费详细内容
廖卫芳:别让“高科技”防晒产品收割“智商税”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廖卫芳  日期:2025-7-24 字体: [大][中][小]

    宣传UPF200+甚至UPF2000+,实际UPF50+即为最高等级;声称结合了高科技元素,实则制造噱头抬高价格……时值盛夏,防晒衣、遮阳帽、防晒面罩等产品销量持续火爆,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防晒产品存在数值虚标、面料成分造假、过度营销科技概念等行为,引发消费者质疑。(7月24日《工人日报》)

    眼下,正值三伏大热天,在各大线下商场、线上网店里,防晒衣、遮阳帽、防晒面罩等防晒产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防晒需求。

    但据报道,一些商家为了达到促销目的,纷纷打着“高科技”的旗号推销各种防晒产品。比如,有的商家宣称防晒衣的UPF(紫外线防护系数)达200+甚至2000+,而实际上UPF达50+即为最高等级,这明显存在变造规范概念、过度营销的嫌疑。再如,有的商家宣称防晒服面料中添加玻尿酸成分,穿上后就像给皮肤做保养,实则并无科学依据。还有,一些商家声称面料添加艾草精华或特殊成分,具有抗菌、驱蚊等作用,实际只为驱动价格上涨。可以说,商家以“高科技”为幌子销售防晒产品,其目的实则是为了收割消费者的“智商税”。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的商品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而打着“高科技”的幌子销售防晒产品,无疑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因此,笔者以为,防范“高科技”防晒产品收割消费者的“智商税”,还需监管发力。一方面,市场监管、消保委等监管部门应积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敦促相关经营主体恪守公平、诚信原则,为消费者呈现真实、有效、可信的消费信息和安全、可靠的产品;另一方面,市场监管、消保委等监管部门要对虚假宣传、夸大营销行为予以必要的规范和处罚,不妨通过高额罚单、列入“黑名单”、停业整顿,甚至从业禁止等多种处罚方式,让无良商家付出应有的代价,倒逼其诚实经营,守法经营。

    此外,消费者一旦遭遇“高科技”防晒产品收割“智商税“,既要坚决说“不”,又要积极大胆地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以维护自身合法消费权益不受侵害。切忌“装哑巴”,自认倒霉,任凭无良商家忽悠、收割“智商税”,而助长其嚣张气焰。

    当然,商家也应树立“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自觉做到诚信经营,守法经营,以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任。否则,动辄玩弄营销科技概念,忽悠、欺骗消费者,那消费者必定会“用脚投票”,商家最终只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