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文苑感言详细内容
叶金福:治理会议“微浪费”需有更多实招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叶金福  日期:2025-7-21 字体: [大][中][小]

    “开短会不上矿泉水,会场未饮完的矿泉水一律带走”…….近期,多地党政机关出台反对“微浪费”的规定,引发热议。(7月21日《江西日报》)

    其实,对于会议“微浪费”现象,早在两年前,“新华视点”记者曾就披露了“一瓶水,一场会;会一散,扔一半”的严重浪费现象。以北京为例,据调查保守估计,北京每年会议矿泉水超过1200万瓶,以10%的浪费率估算,仅一年便浪费100多万瓶“半瓶水”,数字惊人,令人惋惜。足见会议“微浪费”之严重。

    也许有人会说:“区区几瓶喝剩的矿泉水又不值几个钱,还如此大惊小怪?”其实,这不是节约几元钱的问题,而是在于形成一种良好的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表面上看,一瓶矿泉水,似乎微不足道,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涓涓细流汇成江海,切莫小看这里面的节约潜力。试想,一次会议节约十几元、几十元,那十次会议、百次会议、千次会议呢?可见,如果不采取遏制措施,会议“微浪费”现象势必越来越严重。

    据了解,目前已有多地通过提供“小瓶水”,或提醒带走没喝完的“半瓶水”等方式,以减少或杜绝会议“微浪费”现象,但笔者以为,这只能是治标不治本之策。因为即使提供“小瓶水”,也有与会者“只喝一口”,或“剩半瓶”的现象发生。而同样,如果提醒与会者带走没喝完的“半瓶水”,与会者虽然是自觉地从会场里带走了没喝完的“半瓶水”,但事实上,很多与会者一出会场就把“半瓶水”给扔了。可见,治理会议“微浪费”,还需有更多实招。

    此次,多地党政机关出台反对“微浪费”的规定,明确“开短会不上矿泉水”,这无疑是治理会议“微浪费” 现象的最好办法。有了“开短会不上矿泉水”的新规,会议主办方就不会逢会就每人发一瓶矿泉水,而与会者也不会逢会就坐等矿泉水,就会养成“自带水杯”的良好习惯。由此可见,“开短会不上矿泉水”之举,值得点赞,更值得各地借鉴和推广。

    会议“微浪费”不是一件小事。希望各地党政机关从我做起,从“开短会不上矿泉水”做起,从源头上遏制并杜绝会议“微浪费”现象。( 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