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庙社区联合市残联与市医院,针对辖区内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群体开展“入户鉴残·暖心助残”服务活动。通过上门鉴残、政策宣讲、需求调研“三合一"模式,切实解决特殊群体“出门难、办证难”问题,推动残疾人权益保障精准落地。
多方联动 服务送到家
5月19日,由市医院骨科、神经内科专家组成的医疗鉴定小组,在社区网格员陪同下走进居民家中。医生通过现场查体、病历复核、功能评估等方式,为长期卧床或重度残疾的居民完成残疾等级鉴定。市残联工作人员同步开展“零距离”政策解答。
需求导向 服务有温度
残疾人证不仅是享受补贴的依据,更是获得康复、就业支持的金钥匙。为确保服务精准覆盖,社区特别关注未持证的潜在服务对象,通过主动发现机制避免“政策悬空”。提前通过网格群、电话访问、入户摸排等方式建立需求台账,与市残联动态对接服务对象与方案。
长效机制 服务常态化
文庙社区“助残暖心工程”将持续推进。通过联合更多医疗机构推广“流动鉴残车”模式,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季度性巡回服务点。文庙社区组建了“助残帮帮团”,为特殊群体提供辅具适配、居家改造项目申请等延伸服务。
目前通过上门服务完成鉴残的居民已全部进入证件办理流程,6月起可享受护理补贴、康复医疗等专项政策补贴。这场“零距离”服务不仅解决了残疾人群体的实际困难,更传递出城市治理的温度与善意,彰显“民呼我为”的基层服务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