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法治论坛详细内容
夏隆:流量无底线?从警服带货看"嘎子哥"的公信力崩塌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夏隆  日期:2025-9-18 字体: [大][中][小]

    近日,"嘎子哥"谢孟伟直播带货再翻车:身着警服带货被举报,最终遭云南警方行政拘留7日。曾经的"小兵张嘎"沦为"流量张嘎",为博眼球践踏法律底线,令人咋舌。

    2025年9月10日,谢孟伟在云南某剧组拍摄间隙,身着带肩章、臂章的人民警察制式服装直播带货,推销电子设备时面对质疑爆粗口,还以"根红苗正""政审通过"辩解观众"衣服不能乱穿"的提醒。当日有观众向云南警方举报,9月17日警方通报确认其非拍摄期间穿警服直播造成不良影响,依据《人民警察法》对其行拘7日。

    2003年,谢孟伟凭《小兵张嘎》中正义勇敢的形象成为国民童星,积累了深厚口碑。但淡出影视圈转型直播后,他屡屡翻车:先是与潘长江上演"潘嘎之交"深陷假酒争议,后被曝卖山寨手机,年初还因穿疑似军装直播引发质疑,此次穿警服带货彻底突破底线。谢孟伟显然忽视了法律红线。《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管理规定》明确,影视用警服需省级公安批准,且非拍摄时严禁使用。即便其穿的是剧组戏服,用于商业直播仍属违法。新华社直斥"警服不是你的流量道具",点出警服象征法律威严与公众信任的核心意义。网友怒斥"剧组管理混乱""道歉无用",尽显对这类行为的零容忍。

    9月13日谢孟伟发声明道歉,承认着装不当并向警方致歉,但"网友恶意P图"的表述被指推责。公众对其诚意存疑——这并非他首次道歉,过往争议中的悔改承诺从未兑现。更关键的是,剧组警服来源是否合规、是否严格保管等问题仍未厘清,正如极目新闻所言,唯有彻查追责才能维护执法公信力。此事折射出流量经济的多重病灶。行业层面,剧组服装管理松散,"戏服私用"成灰色地带,缺乏规范备案与追踪机制;平台层面,对制式服装直播缺乏即时审核,未能及时制止违规行为;个人层面,谢孟伟作为公众人物法治意识淡薄,将国家象征符号当作流量工具,背叛公众信任。

    谢孟伟的闹剧撕碎了童年英雄滤镜。网友那句"从小兵张嘎到争议不断,一手好牌打得稀烂",道尽公众失望。真正的公众人物应靠作品立足,而非靠出格行为博眼球。7日拘留当是清醒剂:法律面前无特权,流量营销不能逾越法规边界。流量浪潮中,行业需完善监管,平台要压实责任,从业者更该坚守底线。警服不可乱穿,底线不可触碰,唯有敬畏法律、尊重公众,才能行稳致远。(作者单位:新城镇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