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律服务调 解详细内容
从争执到携手:一笔木材款的调解之路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梁钰  日期:2025-9-16 字体: [大][中][小]

    一块木板,从车间到市场,连接的是供需两端的信任;一笔欠款,从争执到化解,见证的是司法调解的温度。近日,一起因木材板买卖引发的欠款纠纷,在和龙林区基层法院的悉心调解下画上句号,曾剑拔弩张的双方当事人,重新握住了合作的“接力棒”。

    事情要从半年前说起。原告供货方依约交付了一批木材板后,却迟迟未收到尾款,多次催讨无果后,一纸诉状将购货方告上法庭。承办法官翻看卷宗时发现,双方并非初次合作,此前多年的生意往来中,甚至还留存着“先发货后补款”的默契。“老伙伴闹僵,多半是资金周转卡了壳,或是沟通上有了疙瘩。”法官决定先不急于开庭,而是分别拨通了双方的电话。

   “货物没问题,但资金链确实紧张,不是故意拖欠,只是对方催得太急”“我们也是小本经营,等着回款周转,催得急也是没办法。”倾听中,法官摸到了双方矛盾的症结——一方是资金压力下的力不从心,另一方是经营困境中的焦虑不安,而缺乏有效沟通,让原本的信任渐渐被怨气取代。

    调解室里,法官没有直接谈法律条文,而是先聊起了双方过去的合作:“你们当年第一次合作,还是在建材市场的小摊位上,现在能够常年合作都是出于对彼此的信任。”一句话打开了话匣子,回忆起并肩打拼的过往,双方的语气渐渐缓和。见时机成熟,法官缓缓切入正题,一边向被告分析拖欠货款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一边也让原告理解对方当下的资金困境。经过多轮沟通与协调,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同意在规定期限内支付货款,原告也主动表示“以后有合适的单子,咱们还像以前一样合作!”走出法院时,夕阳恰好洒在两人身上,他们站在门口又聊了好一会儿,话题从还款计划说到今后生意规划,仿佛那场纠纷从未发生。

    一块木板的旅程或许只有短短几天,但它串联起来的商事关系,却能在信任的滋养下长久延续。这场调解,不仅为一笔欠款画上了阶段性的句号,更让“老伙伴”重拾了信任。今后,和龙林区基层法院将继续秉持高效便民的司法理念,用更细腻、更温暖的调解服务,为优化辖区营商环境、维护市场交易秩序注入源源不断的法治力量。(作者单位:和龙林区基层法院)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