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这盘棋里,减负是颗关键子,直接影响着干部干活的劲头和服务群众的成色。把“加减法”做明白,才能让基层工作焕新活力,这得在担当、作风、能力这些地方下功夫。
担当上得多做加法,推诿扯皮必须减下去。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连着党和群众的“连心桥”。干部敢担当、肯作为,政策才能真正扎根,群众的日子才能更舒心。新时代的基层干部,心里得装着“国之大者”,把责任扛在肩上,主动扎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这些硬骨头里。遇到难题不躲不绕,凭着一股“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儿往前冲。那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早该丢了,工作中不回避矛盾、不推卸责任,用行动把“担当”这两个字写扎实。
工作效能要往高提,形式主义得往少去。效率是基层工作的命根子。现在是信息时代,干部得会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新工具,换种思路干活,让效率提上来。同时,对形式主义得硬气说“不”。没必要的会少开点,没用的文件少发点,别总盯着“留痕”不放,也别拿材料多少、开会次数当成绩。得让干部从“文山会海”和“报表堆”里跳出来,把时间精力都用在解决真问题、干好实在事上。
联系群众要走得近,虚头巴脑的作风得丢掉。跟群众走得近,是咱们党的老传统、大优势。基层干部天天跟群众打交道,更得主动听听大家的心里话,知道大家盼着啥,真正跟群众打成一片。多往田间地头、社区巷子里钻,摸清实情,解决好大家的急难愁盼。别搞那些“走过场”的调研、“花架子”的服务,把群众的事当自家事,用心用情去办,用实打实的行动赢得大家的信任,让基层工作暖到人心坎里。(作者单位:运河区小王庄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