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政企前沿社会管理详细内容
李欢:基层耕耘固根基,抗战精神永流传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李欢  日期:2025-9-1 字体: [大][中][小]

    天安门广场上阅兵盛况壮观,而在这国家盛事的背后,无数基层工作者正以自己平凡却坚实的付出,传承着抗战精神,守护着和平年代的岁月静好。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北京将举行盛大的阅兵活动。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作战局少将副局长吴泽棵表示,这次阅兵是“进入新时代新征程人民军队政治建军新风貌、力量结构新布局、现代化建设新进展、备战打仗新成效的一次集中展示”。

    一、国家盛典,全民铭记

    九三阅兵是国家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重要活动。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纪念大会,包括检阅部队,习近平总书记将发表重要讲话。

    此次阅兵参阅力量要素齐全、结构编成体系化,武器装备数量众多且初次亮相占比高。目前在天安门地区已经完成了3次综合演练,阅兵准备基本就绪。

    纪念活动不仅限于阅兵,9月3日中午还将举行招待会,习近平总书记将发表重要讲话;晚上在人民大会堂举办文艺晚会。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抗战老战士、老同志等各界人士将出席观看。

    二、基层实践,教育先行

    在全国各地,基层单位以创新形式开展国防教育活动,让抗战精神深入人心。

    在拱墅区拱宸桥街道,国防动员工作站联合学校开展轻武器射击模拟训练,400余名初一学生在军训中体验国防教育。

    文澜社区联络点举办“铁血铸魂·少年砺志”国防教育体验日,30余名辖区中小学生通过军歌合唱、军体拳教学、观看阅兵式、国防知识竞答等活动,全方位接受国防教育。

    嫩江市嫩江镇军民社区关工小组开展了“铭记历史,致敬英雄”主题活动。通过红色主题手工制作,参与者用天然材料粘贴出革命英雄、历史事件和革命圣地图案,让抽象爱国精神变得具体可感。

    三、创新形式,生动表达

    基层单位运用科技手段和创新形式,使国防教育更加生动鲜活。

    北外滩街道第三综合网格临时党支部联合多个成员单位,举办“铭记历史,赓续血脉”主题党日活动。借助 VR虚拟现实技术,参与者“穿越”回革命年代,体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全程。

    一位年轻党员在体验后表示:“VR技术让历史变得可触可感,这种沉浸式党课形式新颖,直抵人心,科技赋能让红色教育‘活’了起来、‘潮’了起来。”

    活动中,亲历烽火岁月的退役老兵代表动情地回顾战场往事:“枪林弹雨里,我们靠的是跟党走、为人民的信念。历史不能遗忘,你们年轻一代更要接好这个班!”

    四、安全保障,坚实基础

    为确保九三阅兵期间社会安全稳定,基层单位全力以赴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额勒顺镇召开信访工作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推进会,要求建立完善的动态管理台账,全面掌握重点人员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轨迹。

    通过加强思想疏导和人文关怀,及时化解不满情绪,防止不稳定因素的产生。会议还要求开展全方位“拉网式”排查,聚焦民生保障、土地权属、邻里纠纷等群众关心领域。

    驻马店市驿城区雪松街道办事处扎实做好阅兵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针对商场、市场、酒店等人员密集场所,检查消防设施与疏散通道,确保灭火器有效、疏散通道畅通。

    五、全民参与,共建共享

    全国各地基层单位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参与纪念活动,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压油沟景区在9月3日当天面向全国游客实行门票免费政策,并在水上大舞台大型电子屏幕上实时直播北京阅兵盛典。

    景区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了解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拱墅区基层国防动员工作还注重民兵服务与青年力量联动,通过跨部门协作、组建民兵青年志愿服务队参与社会服务。这些举措既浓厚了纪念抗战胜利的氛围,更让国防教育落地生根。

    社区里,中小学生通过模拟射击和军体拳教学感受国防教育;街道上,安全检查人员逐一排查消防设施,确保阅兵期间万无一失;景区内,工作人员准备好直播阅兵盛况,迎接免费参观的游客。

    这些看似平凡的基层工作,正如抗战时期的民众基础,无声却有力地支撑着整个国家的纪念活动。80年过去了,抗战精神已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通过基层工作的细水长流,延续在当代中国的社会肌理中。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