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祁门县秉持创新理念,以“综合查一次”改革为突破口,通过系统集成、协调高效的监管模式创新,构建了“综合查一次+N”融合监管新体系,实现了监管效能提升与企业减负增能的双赢局面。
以“综合查一次”为锚点,分级分类监管提质增效。依托安徽省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系统,全面公开19家行政检查主体、109项检查事项和依据、77条年度检查计划,推动执法透明化。加大“检查码”推广宣传力度,指导各行政执法单位依法严格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建立健全涉企不予行政处罚、从轻行政处罚、减轻行政处罚和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四张清单”。按照市场主体信用分级分类有关管理,将企业划分为守信、警示、失信、严重失信四类,落实差异化监管,动态调整检查频次,实现检查结果互认,提升执法效能。
以“综合查一次”为纽带,双随机信息共享破壁赋能。深度比对“综合查一次”与“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事项清单,实现检查要素有机整合,检查事项精简40.37%。依托行政检查管理系统及“事中事后监管平台”,共享检查对象、执法人员、检查标准、计划、结果等信息。建立季度会商机制,由牵头单位统筹任务分配,协同单位联动配合。对触发式检查实施全程监督。改革实施以来,跨部门联合检查覆盖率提升60%,重复检查同比下降22%,企业迎检负担显著降低。
以“综合查一次”为抓手,信用修复一件事精准纾困。落实“三书同达”制度,建立执法办案“全闭环”体系。积极发挥“信用修复驿站”作用,提供“一门受理、双平台修复”的便捷服务,办理时限压缩50%。创新推出“打铃提醒”服务,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提醒企业进行信用修复,避免因失信影响经营活动,累计发送修复提醒36次;全面推行“无感修复”新模式,主动帮助13家企业修复行政处罚信息14条。扎实开展信用修复专题培训,累计参训人员20余人次,推动形成“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社会共识。
以“综合查一次”为平台,人才用工监管惠及民生。强化企业用工合规性约束,利用“综合查一次”结果,将用工违法问题纳入企业信用档案,限制其参与政府项目和融资信贷,倒逼企业规范用工,保障劳动者权益;同时,结合靶向监管与定向帮扶,对用工规范的企业优先兑现人才政策,今年以来共兑现奖补资金20.52万元。针对用工难等共性问题,政府通过开展用工指导、组织校企对接、搭建招聘平台等方式,为人才提供精准就业服务,切实保障民生福祉。
下一步,祁门县将持续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重点推进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强化监管数据应用,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再上新台阶,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