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工青妇老详细内容
张淑炜:以“修己功”锻“擎天柱”——新时代青年干部的修养淬炼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张淑炜  日期:2025-8-26 字体: [大][中][小]

    青年干部如初春之苗,日新又新,其成长高度系于自身根系的深度。在历史三峡回转、文明幽暗隧道的穿行时刻,青年干部的修养已非独善其身的私德细行,而是攸关治乱兴衰的政治大节。“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古训昭昭,今意更灼——修养是抵御精神蛀空的坚甲,是照亮前行迷雾的明灯,是驱动时代车轮的隐力。当此寰宇激荡、价值淆乱之际,青年干部的修养已从附加题变为必答题,从软约束升为硬标准,其境界高低直接决定了航船能否穿越惊涛、抵达彼岸。

    青年干部的修养之道,首在铸“信念之魂”,破“虚无之蛊”。信息洪流奔涌,后现代解构利齿啃噬一切坚固标准,意识形态暗战无孔不入。若信仰地基不牢,难免在虚无论调中沦为摇摆芦苇,在历史否定中成为迷途孤雁。“钙质”流失者岂能挺立时代潮头?青年干部须以理论清醒滋养政治坚定,从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层脉动中汲取双重智慧,构建起经得起狂风暴雨吹打的意义世界与价值坐标,方能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干扰前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化身守护理想信念灯塔的沉默磐石。

    青年干部的修养之要,重在夯“能力之基”,拒“躺平之诱”。复兴伟业绝非轻歌曼舞可成,前进征途充满可知与不可知的挑战。能力恐慌是最大内患,本领赤字乃致命软肋。“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腹中空谈何济世韬略?青年须惕励自省,永葆“空杯心态”,在吃劲岗位、艰苦边陲、急难险重任务中主动“自讨苦吃”,于火热实践熔炉里百炼成钢。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须以“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若渴,锻造与时代要求相匹配的决策能力、攻坚魄力、创新思维与数字化生存本领,使自己成为破解复杂难题的利刃,而非蜷缩舒适区的惰性躯壳。

    青年干部的修养之核,贵在修“品德之身”,远“围猎之阱”。“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是最高人格律法,亦是最后权力护栏。青年干部起步之初,即应扣紧“第一粒扣子”,常破“心中之贼”,勤扫“思想尘垢”。面对“糖衣炮弹”与精致围猎,唯有正气充盈,方能百毒不侵。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追求“慎独”至高境界,做到人前人后表里如一、八小时内外始终如一。须以淡泊之心对待“名”,以知足之心对待“利”,以敬畏之心对待“权”,以进取之心对待“事”,在公私界限上刻下不容模糊的深痕,永葆清透如玉的政治本色。

    青年干部的修养之践,成于“躬行之功”,防“虚空之病”。修养非书斋枯坐的玄思,亦非口若悬河的表演,它必须扎根于服务人民的厚土,绽放于实干担当的枝头。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要走出“清谈馆”,投身“练兵场”,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真心倾听民意,把群众的“问题清单”变为干部的“履职清单”。须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拒做“躺平式”、“盆景式”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钉钉子”的韧劲,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在务实笃行中将修养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磅礴力量。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青年干部的修养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远征,是一辈子的心灵革命与能力攀登。当每一位青年干部都能以自我修炼驱动自我革命,以人格魅力升华政治魅力,无数个焕然一新的个体终将汇聚成政治生态的青山绿水,锻造成支撑大厦的擎天巨柱,从而为民族复兴伟业注入生生不息的青春动能与永不褪色的精神底色。历史不辜负每个时代的修行者,青年之修行厚度,将决定未来中国之气象格局。(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渤海新区黄骅市常郭镇党委)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