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雷云: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金钥匙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雷云  日期:2025-6-23 字体: [大][中][小]

    在社会发展的宏大版图中,基层治理是至关重要的基石,其成效直接关联着民众生活的幸福感与社会运行的稳定性。随着时代的演进,基层治理面临的形势愈发复杂,传统治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现实需求,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新型治理模式应运而生,成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关键。

    自治赋予基层治理以活力与内生动力。基层群众是基层事务的直接参与者与利益相关者,通过构建和完善基层自治机制,如搭建社区议事平台、推行村民自治章程等,能够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基层事务决策、管理和监督的积极性。当群众拥有对身边事务的发言权与决定权,便会将自身命运与基层发展紧密相连,主动为解决问题出谋划策,使基层治理不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全民参与的“大合唱”,极大提升治理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法治为基层治理筑牢坚实的制度根基。法律具有权威性、普遍性与强制性,为基层社会行为提供明确的规范与准则。在基层治理进程中,树立法治思维,严格依法办事,无论是处理邻里纠纷、保障居民权益,还是规范基层组织运行,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法治不仅能有效化解矛盾冲突,维护社会秩序,还能为自治和德治提供坚实保障,确保基层治理在有序轨道上运行。

    德治为基层治理注入温暖的人文关怀与价值引领。道德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在基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开展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能营造良好的道德风尚,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德治能够弥补法治的刚性不足,以柔性方式化解矛盾,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增强基层社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自治、法治、德治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自治是基础,让群众成为治理主体;法治是保障,确保治理有序;德治是灵魂,赋予治理以温度与价值。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基层治理体系,释放强大的治理效能。

    面对基层治理的复杂现状,积极探索“三治融合”路径势在必行。强化制度建设,明确三者的作用边界与协同机制;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群众的自治意识、法治观念和道德素养;鼓励基层创新,结合实际打造各具特色的“三治融合”模式。

    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基层治理创新之举,是开启基层治理新局面的金钥匙。凭借三者的协同发力,定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让基层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作者单位:荒佃庄镇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