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前沿社会管理详细内容
陈俊熙:“破局、聚力、深耕”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陈俊熙  日期:2025-2-20 字体: [大][中][小]

    在广袤的基层大地上,基层治理如同一幅复杂而精细的画卷,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协作与努力。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资源有限、人才短缺等问题,常常出现“小马拉大车”的局面,导致基层治理效率低下、效果不佳。为了破解这一困境,广大基层干部和工作者需以“破局、聚力、深耕”为行动指南,共同描绘出基层治理的“新图景”。

    破局:打破思维定式,创新工作方法。基层治理的“小马拉大车”问题,首先体现在传统思维的束缚上。许多基层干部习惯于按部就班地执行上级指令,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意识。因此,要破解这一问题,首要任务就是打破思维定式,勇于尝试新思路、新方法。一方面,要加强学习培训,提升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通过组织各类专题培训、研讨会等活动,引导基层干部深入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基层治理的最新方针政策和先进理念,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同时,要注重培养基层干部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在工作中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层治理模式。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本地实际,优化基层治理结构,完善治理机制,提高治理效能。例如,可以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智能化的基层治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协同办公;也可以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发挥其专业优势和社会动员能力,形成多元共治的良好局面。

    聚力: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强大合力。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还需要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强大的工作合力。这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多个方面。在人力资源方面,要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基层治理事业。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供良好发展机会等措施,吸引大学生、退伍军人、企业家等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基层治理队伍。同时,要注重发挥老党员、老干部、乡贤等群体的作用,让他们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在物力资源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基层治理基础设施。例如,加强社区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交通工具等硬件设施;完善治安监控、消防救援等安全设施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将为基层治理提供有力支撑。在财力资源方面,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拓宽融资渠道。除了政府财政拨款外,还可以通过社会资本合作、公益捐赠等方式筹集资金。同时,要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此外,还要注重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基层治理的良好氛围。例如,可以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区建设、志愿服务等活动;也可以发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共同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深耕:深入调查研究,精准施策见效。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深入调查研究,精准施策才能取得实效。因此,广大基层干部要深入基层一线,了解群众需求和实际情况,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一方面,要加强走访调研工作。通过进村入户、座谈交流等方式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了解情况;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网络征集等方式广泛收集民意诉求;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社会组织代表等参与调研咨询工作为基层治理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要注重数据分析和运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基层治理中的各类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和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要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强、操作性好的政策措施并加强跟踪问效确保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取得实效。在具体工作中要注重分类指导、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类型的社区、村庄和企业等采取不同的治理方式和方法;也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调整治理策略;还要关注特殊人群的需求和权益保护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加贴心周到的服务。

    基层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需要广大基层干部和工作者以“破局、聚力、深耕”为行动指南不断探索实践创新进取才能绘就基层治理的“新图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