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还没结,真的没钱还……”面对执行干警,艾某又一次搬出熟悉的借口。这是一起看似陷入死局的买卖合同纠纷执行案,被执行人艾某玩起“躲猫猫”,不仅拒接电话、更换号码,甚至长期离开辖区,让案件执行一度搁浅。然而,令艾某万万没想到的是,最终“暴露”他行踪的,竟是他日常分享生活的“抖音”……
案件陷入僵局:被执行人“人间蒸发”
申请执行人托某与被执行人艾某因买卖合同纠纷对簿公堂,法律文书生效后,艾某却迟迟未履行还款义务,托某遂向岳普湖县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执行干警依法向艾某送达相关法律文书,并多次电话传唤,敦促其主动履行。然而,艾某不仅以各种理由推脱,甚至玩起了“金蝉脱壳”——更换手机号码,彻底“失联”。执行法官数次前往其户籍地、农田等地查找,均无功而返。调查发现,艾某系长期在外务工人员,行踪不定,案件执行陷入“被执行人难寻”的困境。
“抖”出关键线索:执行干警化身“同行”智寻踪迹
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就在案件山穷水尽之际,执行干警在休息时间的一次日常浏览中,意外在“抖音”平台发现了艾某的踪迹!原来,艾某近期活跃在平台上,其动态显示他身在塔县,是一名“挖掘机司机”。
这条动态宛如黑暗中的一束光,执行干警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们决定将执行阵地转移到线上,一名干警化身“挖掘机同行”,通过抖音与艾某取得联系,并成功添加为好友。在随后的几天里,执行干警以“同行”身份与艾某保持互动,逐步获取其信任。
转机出现在10月11日。像往常一样打招呼后,艾某在聊天中无意透露,自己已返回岳普湖县,并在某工地打工。执行干警顺势提出“想看看工作环境”,成功索要到艾某的新手机号码。锁定位置后,执行干警火速出击,直奔该工地,成功将这位“躲猫猫”许久的被执行人抓获,并依法拘传至法院。
法律威严显效:“拘留威慑”下案款当场履行
被传唤至法院后,艾某依然心存侥幸,试图以“工资没要上”的老套路继续拖延履行。执行干警当即向其出示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文书,并向其严正释明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将面临司法拘留等严重法律后果。
见艾某仍不为所动,法院果断亮剑,启动拘留程序。在前往医院进行送拘前体检的途中,冰冷的手铐与严肃的程序让艾某终于意识到,这次法院是“动真格”了,任何伎俩都已无法逃脱。迫于司法拘留的强大威慑,艾某慌忙联系亲朋好友筹款,最终将全部案款履行完毕。这起一波三折的执行案件,终于画上圆满句号。
该案承办法官表示,破解“执行难”不仅需要铁腕和决心,更需要智慧和创新。面对刻意躲避执行的“老赖”,执行干警必须与时俱进,善用各种信息化手段,洞悉被执行人心理。本案正是通过“智慧执行”的一次成功实践,它将传统的线下查人找物与现代化的网络手段相结合,实现了对失信被执行人的精准打击。
今后,岳普湖县人民法院将继续探索创新执行方式,穷尽一切合法有效的执 行措施,将当事人的“纸上权利”兑现为“真金白银”,切实打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合法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作者单位: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