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政企前沿法案大观详细内容
一笔担保,半生负债?别让“义气”买单!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买买提艾力•;买买提依明  日期:2025-9-16 字体: [大][中][小]

    为朋友在银行贷款提供担保,本是出于信任与情谊,可谁曾想,最终自己竟要承担还款责任,这无疑是一场令人痛心的经历。近日,泽普县人民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好心为朋友提供担保却陷入泥潭的典型案例。

   【案情回顾】

    2024年8月,阿某某给买某某打电话,称自己在广州市经营一家烤肉店,这家烤肉店地处黄金地段,生意十分红火。阿某某打算对该烤肉店进行扩建及豪华装修,预计日后每天纯利润可以达5000元以上,但阿某某经济上有点紧缺,想从银行贷款20万元,遂请求买某某能为其提供担保。买某某出于对朋友的信任,应下此事。之后,阿某某到泽普县某银行办理贷款,还承诺待饭馆重新开业后两个月之内就能偿还银行贷款。买某某出于对朋友阿某某的信任,为其在银行的20万元贷款提供担保。

    本以为只是举手之劳,却未料到因饭馆发生火灾,阿某某生意失败,完全丧失还款能力。银行多次催收无果后,将借款人阿某某和担保人买某某一同告上法庭。在法庭上,银行出示了完整的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明确买某某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买某某则表示“自己虽签了担保协议,却并不清楚要承担如此重大的责任,而且自己经济条件一般,实在无法偿还这笔巨额债务。”

   【审理经过】

    法院经审理查明,案涉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均合法有效。由于借款人阿某某无能力偿还贷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连带责任保证的规定,债权人有权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最终,法院判决买某某承担偿还银行贷款本金20万元及相应利息、罚息的责任。判决生效后,买某某陷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之中,但也从中吸取深刻教训。

   【法官提示】

    生活中,像这样好心担保却陷入困境的案例屡见不鲜。当我们在担保合同上签下名字的那一刻,便意味着与风险紧紧捆绑在一起。一旦借款人无法偿还银行贷款,根据担保类型的不同,担保人可能要面临直接偿还债务,或是在债务人财产被强制执行仍不足清偿时承担补充责任,这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可能让个人信用受损,甚至卷入法律纠纷之中,真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在此,法官特别提醒,为他人提供担保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状况与还款能力,明确担保责任和潜在风险,必要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不要丧失自己的理智,要避免因盲目担保给自己带来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作者单位:泽普县人民法院)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