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汪清林区基层法院立足“让林区法院后继有人”的工作宗旨,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干部成长是有规律的”指示,结合法院“90后”“00后”在编干警有23人,占全院65%的特点,通过“育苗成长、青苗成才、壮苗成就”多措并举实施“三苗计划”推进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为助推法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截至2025年9月,内设机构领导中60%是年轻干部,常态化储备年轻干部人才库9人,占年轻干警总人数39.13%。
一、育苗成长,“双驱动”加快素质培养速度
新时代年轻干部既要不断锤炼业务能力,更要在政治思想上凝心聚魂,做到讲政治、懂业务“双驱动”,挺膺在前、勇挑大梁,雷厉风行、谋定后动。政治思想培养做“前驱”,充分利用“党建带队建”的优势,锤炼年轻干部党性意识,筑牢法治信仰。通过政治轮训、专题党课、周分享、微课堂等活动,让年轻干部实质性参与进来,谈感悟、述想法,在学习交流中完成政治思想的稳定进步。对政治素质过硬的优秀年轻干部,按照近期可提拔使用的“成熟型”、长期重点培养的“潜力型”分类建档。业务素能培育做“后驱”,健全完善“青年干警业务导师制”,具备“能干、能说、能写”等突出业务能力的各类年轻干部通过案例研讨、业务授课、经验介绍进行“传道解惑”,担任导师人数占比超过70%。与此同时年轻干部作为“业务精品工程”的主力军,主动领题、带头攻坚,在完成各项指标中精准破题、高效解题的过程中不断精益求精,提升履职能力。
二、青苗成才,“双向流”畅通历练培养路径
一方面对内健全完善了年轻干部常态化交流制度,定期调度各部门条线用人需求的实际情况,统筹年轻干警到重要岗位进行轮岗交流,拓宽年轻干部实战平台,目前具备2种岗位以上工作经验的年轻干警共计11人,占全院年轻干警总数近50%。另一方面对外增加实践淬炼,系统规划“吸取经验与输出智慧”的双向赋能路径,依托挂职锻炼、以工代训、乡村振兴等一线“练兵场”,选派综合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司法行政、审判业务年轻骨干力量到急难险重、任务繁重的岗位考察识别。近年来分批次选派10名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审判帮扶一线摔打磨炼,到上级法院学习借鉴,推动年轻干部思维、理念、方法迭代升级,锻造年轻干部敢担当、善担当的“铁肩膀”,聚力争当人才“排头兵”。
三、壮苗成就,“双管理”搭建递进培养平台
对年轻干部实行业务主管院领导和政治部交叉考核管理机制,突出重实干重实绩导向,真正让德才兼备、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业务主管院领导根据工作实绩、工作经历、优势不足等方面为年轻干部精准画像,通过察人与察事相结合,“一时表现”与“一贯表现”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识得透、选得准。政治部及时掌握年轻干部思想动态、心理状态、履职表现,达到聚人心、鼓士气、常提醒、勤纠偏的目的,拧紧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督促的闭环管理链条。结合“双管理”模式下反馈的情况,建立年轻干部培养档案,实现“一人一档”,“量体裁衣”定制个人培养方案,并对表现突出的纳入年轻干部库“一盘棋”考虑,对政治素养强、综合表现好、群众认可度高的优秀年轻干部,敢于打破陈规,大胆使用,让一线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有干劲、有奔头。近2年来,本院提拔年轻干警任内设机构领导职务7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