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凌晨,阳泉市委副书记、市长鞠振以“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一线督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矿区一处正在进行夜间施工作业的工地,存在地面裸露、道路扬尘、无苫盖措施等问题。市长当场责令施工单位立即停工,并严格要求其对照工地扬尘治理“六个百分百”要求尽快整改到位。这一果断举措,彰显了政府对环境污染零容忍的态度。(2025年9月13日 澎湃新闻)
阳泉,作为山西东部的工业城市,长期以来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以煤炭、火电、钢铁等重工业为经济支柱。然而,这种产业特性与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了多维度的生态污染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阳泉市长的凌晨暗访行动意义非凡。
这种“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督查模式,有效避免了基层迎检中的形式主义,能够最真实地发现问题,确保治污举措真正落地见效。当市长责令施工单位停工治理扬尘污染问题时,传递出的是政府坚决守护生态环境的决心,也表明这一行动并非偶然,而是阳泉市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努力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阳泉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可谓不遗余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高空视频、无人机巡查、在线监控、走航等技术手段,对大气环境实施全天候、全方位监控,精确锁定污染高值源头,并借助“阳泉智慧环境”App推送至相关县区、部门,形成“发现问题、移交问题、整改问题”的闭环管理。同时,建立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机制,凝聚属地管理、部门协作的扬尘治理攻坚合力。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阳泉市空气质量改善程度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4,PM2.5浓度改善程度排名第12,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对于阳泉这样的资源型城市来说,转变发展理念,加强环境保护,能够为产业转型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吸引更多高新技术产业和绿色产业入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为城市发展凝聚人心。
阳泉市长的凌晨暗访,是对环境问题的一次精准出击,更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深谋远虑。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阳泉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努力探寻着属于自己的平衡与进步,向着更加绿色、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作者单位:刘台庄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