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政企前沿司法动态详细内容
柳河县人民法院:预发布执行悬赏公告,当日执结拖欠工资案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崔恒博 蒋冬梅  日期:2025-9-1 字体: [大][中][小]

    “老赖”居然也怕“商业信誉”坍塌,在执行悬赏公告即将发布之际,为维护自己所谓的“行业形象”,“老赖”无奈之下主动偿还拖欠五年的工程欠款,案件得以顺利执结。

    近日,柳河县人民法院执行局成功执结了一件劳务合同纠纷案件,被拖欠工资近五年的申请人姜某在柳河法院执行局立案仅两个月就收到了自己期盼已久的工资款,姜某说“我催了被执行人五年,都比不上法院执行局有力度,两个月就让我拿到了工资款,太感谢了!”

    2020年10月,被执行人张某承包工程,申请执行人姜某受雇于张某,为其驾驶钩机,在柳河县某工地从事基础开挖、破碎作业。工程完工后,张某仅支付了部分工资,尚欠姜某工资3.5万元,张某向姜某出具了欠条,承诺2023年5月1日前一次性付清剩余工资款。但到期后张某并没有给付,姜某多次催要,张某以种种理由推脱。无奈之下,姜某于2024年9月将张某诉至柳河法院,经调解,张某同意当年9月末一次性给付剩余欠款,到期后张某依然没有给付。

    在私下多次催要无果的情况下,姜某于2025年7月依据已生效的调解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张某一次性给付工资款3.5万元。面对法院生效文书以及执行通知,张某态度消极,选择“躺平”,以自己在外地承揽工程不在家、与姜某有其他矛盾等理由企图逃避执行,始终不愿偿还拖欠工资。法官多次联系张某,敦促其主动履行还款义务,但张某因其人在外地,选择和法官打起“太极”,同时谎话连篇,口中承诺的还款日却一直在“明天”。

    面对执行僵局,法官选择“另辟蹊径”。执行法官对张某个人财产状况以及生活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张某平时在个人社交媒体等平台经常发布炫富视频,周边亲属朋友也对其塑造的外在形象深信不疑,张某对于自己所谓的“面子”非常重视,还依据这些所谓的“行业形象”四处开展业务。综合考虑之下,法官觉得罚款、拘留等强制手段虽有威慑力,但因被执行人张某在外地,想要实施存在一定难度。法官与申请人姜某沟通后,决定利用张某注重其个人社会形象“爱面子”的特点,对其发布执行悬赏公告,让其在亲属朋友面前“露露脸”,迫使其主动履行。

    执行法官在发布执行悬赏公告的前一天,将已经制作完成并未发布的执行悬赏公告照片,以微信的形式发送给了被执行人张某,并附带留言:“执行悬赏公告已经制作好,给你一天宽限期,如果仍不履行还款义务,第二天中午将准时在公众号上传”。信息发送后,张某的电话立即打了进来,请求法官千万不要发布悬赏公告,自己还要“面子”,很看重“行业形象”,恳求法院再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张某当天就迅速偿还了拖欠了五年的工资款,案件顺利执结。姜某当天就收到了工资款,激动地对法院和法官表示了感谢,并对法院执行工作效率表示认可。

    追讨工资款等涉及民生的案件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本案有效利用执行悬赏公告的威慑作用,直击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的侥幸心理,为破解“人不在本地,拒不履行”之类的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今后,柳河法院执行局将继续发挥好执行悬赏公告的威慑力,鼓励引导社会群众举报被执行人下落和财产线索,借助社会群众力量助力法院执行工作,同时利用执行悬赏公告的公示作用,大大挤压失信被执行人的生存空间,敦促其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打通执行工作维护司法公正的“最后一公里”。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