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是党旗的底色,更是中国发展的鲜明亮色。从脱贫攻坚的山乡巨变到科技创新的突破突围,从基层治理的精细高效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党建红始终是引领发展的定盘星,以信仰之力、组织之力、实干之力,绘就一幅幅生机勃勃的发展兴画卷。
党建“红”,是凝聚发展的“向心力”。人心齐,泰山移。在河北塞罕坝,三代党员带领群众扎根荒漠,以“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信念,让百万亩沙地变林海;在贵州毕节,基层党组织牵头组建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拧成“发展共同体”,让特色产业成为脱贫致富的“金钥匙”。这些实践印证,党组织如同红色磁石,能把党员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聚在一起,让发展有了最坚实的群众基础,让复兴征程有了最磅礴的奋进力量。
党建“红”,是破解难题的“攻坚刃”。发展路上从无坦途,越是艰险越要彰显党建的引领作用。面对疫情防控的大考,无数党员亮身份、冲在前,在社区卡点、方舱医院筑起“红色防线”,守护群众生命安全;面对老旧小区改造的老大难,党组织牵头搭建居民议事厅,听诉求、解矛盾,让忧心房变成舒心院;面对科技卡脖子难题,党员科研先锋带头攻关,在芯片、航天等领域突破关键技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哪里有难题,哪里就有党旗飘扬,这正是党建引领发展的硬核力量。
党建“红”,是激活基层的“动力源”。基层是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建工作的主战场。如今,在广袤乡村,“党建+电商”让土特产走出大山,“党建+文旅”让古村落焕发新生;在城市社区,“党员网格员”穿梭街巷,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让治理更有温度。这些变化证明,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建在社区网格里、建在群众需求处,就能让“红色细胞”渗透到发展的每一个角落,让基层成为充满活力的发展沃土。
党旗所指,发展所向。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党建红”始终与“发展兴”同频共振。新征程上,只要我们始终以党建为引领,把红色基因融入发展血脉,就一定能攻克更多难关、创造更多奇迹,让中国式现代化的画卷越绘越壮丽,让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作者单位:河北省任丘市会战道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