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不仅载客,还“兼职”送快递。最近,河南郑州的公交与顺丰速运约定了车辆运输合作。据媒体报道,河南郑州、江苏南京、四川成都等多座城市公交集团都与顺丰达成合作协议,探索“公交+物流”的跨界合作模式。(7月26日大江网)
近年来,随着人们出行方式的多样化、便捷化,公交车载客量较之前相比已大为下降,尤其是城乡公交车,很多时候,乘客往往是寥寥无几,有的甚至成了“空载”,这无疑是公共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
难道就没有一个破解公交车公共资源浪费的好办法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河南郑州、江苏南京、四川成都等多座城市推行“公交+物流”跨界合作模式,就很好地破解了这一问题。
众所周知,眼下随着快递业的迅猛发展,网购、寄件已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在许多农村,包括在一些偏远山区,人们也习惯于网购或寄件。但一直以来,快递物流往往依赖于专门的运输车辆,虽然运输也方便,但毕竟专门送往农村各个投寄点,投入的成本也大,这对快递公司而言,也很不划算。
而有了“公交+物流”这样的跨界合作模式就完全不一样了。一方面,对于公交公司来说,有了“公交+物流”模式,公交车即使乘客不多,或没有乘客,但因为有了一定数量的快递,这既能让公交车降本增效,不再“跑空趟”,又能增加一定的额外收入。另一方面,对于快递公司而言,有了“公交+物流”模式,快递公司原本必须派专车送快递,现在选择公交车“顺带”送快递,这既能节省一大笔成本支出,又能准时把快递送到各个乡村投寄点。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有了“公交+物流”模式,公交公司和快递公司都实现了公共资源最优化、最大化。可见,“公交+物流”是一种多赢模式,值得各地借鉴和推广。
当然,推行“公交+物流”模式,绝对不能本末倒置。比如,公交的“主业”依然是服务公众出行,切莫让快递这一“副业”喧宾夺主。此外,在如何保障乘客出行体验、科学规划物流线路、明确各方权责等方面,也需双方从长计议,切忌各顾各,而让“公交+物流”模式变了味,跑了调。那可就有失推行这一跨界合作模式的初衷了。(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