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政企前沿社会管理详细内容
乡村治理:在传统与现代间书写振兴篇章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董启明  日期:2025-6-26 字体: [大][中][小]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连接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的纽带。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今天,乡村治理正经历着从“管理”到“治理”的深刻转型,既需要守护乡土文明的根脉,又要注入现代治理的智慧,在传统与现代的张力中寻找平衡点。

    党建引领是乡村治理的定盘星。浙江枫桥镇的“枫桥经验”历经半个世纪仍焕发活力,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与群众路线相结合。通过建立“党支部+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党组织触角延伸到自然村寨,党员中心户成为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致富带头人。这种“红色引擎”驱动的治理模式,既保持了乡村治理的政治方向,又激活了村民自治的内生动力,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数字技术为乡村治理插上翅膀。在贵州大山深处的村庄,通过“数字乡村”平台,村民用手机就能参与村务决策、监督资金使用,外出务工人员远程投票成为现实。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向乡村延伸,让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这些数字化实践打破了时空壁垒,让治理资源下沉到田间地头,更让游子与故土保持情感联结,重塑着乡村社会的运行逻辑。

    人才振兴是乡村治理的源头活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村官带着新知识扎根乡土,返乡创业者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农业,退休教师、乡贤能人组建“智囊团”参与村务。在云南某些村落,年轻创客将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融合,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创造了就业岗位。当人才要素开始向乡村回流,治理主体从“单兵突进”转向“集团作战”,乡村发展便获得了持续不断的创新动能。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乡村治理既要守护“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诗意栖居,更要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治理体系。这需要我们在党建引领下,以数字技术赋能治理创新,用人才振兴激活发展潜能,让传统智慧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当治理的根系深深扎进乡土,乡村振兴的参天大树必将枝繁叶茂,在中华大地上书写出新时代“山乡巨变”的壮美篇章。(荒佃庄镇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