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政企前沿社会管理详细内容
聂曙卿:品味端午、在粽香与传承中触摸文化脉搏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聂曙卿  日期:2025-5-30 字体: [大][中][小]

    端午至,粽香飘。艾草摇曳,龙舟竞渡,这个浸润着千年文明的传统节日,在岁月长河中始终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品味端午,不仅是品尝一口软糯香甜的粽子,更是触摸民族文化的脉搏,感受其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端午的文化符号里,藏着中国人最深沉的精神密码。粽叶包裹的糯米,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许;艾草悬挂于门楣,寄托着驱邪避灾的朴素愿望;龙舟竞渡的呐喊声,彰显着团结奋进的力量。这些具象化的元素,如同文化基因,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从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的家国情怀,到伍子胥忠肝义胆的传奇故事,端午的精神内核始终与民族气节、爱国情怀紧密相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困境中坚守信念、砥砺前行。

    在时代的浪潮中,端午正以崭新的姿态焕发生机。年轻一代用短视频、图文等形式,将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巧妙融合;城市公园里,亲子包粽子活动、端午文化讲座吸引着众多家庭参与,让传统文化在互动体验中得以传承;电商平台上,文创粽子礼盒、端午主题周边产品层出不穷,传统节日与现代商业碰撞出别样火花。这些创新实践,既保留了端午的文化精髓,又赋予其时代特色,让古老节日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然而,在品味端午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警惕传统文化的 “空心化” 倾向。当粽子沦为单纯的美食,龙舟竞渡变成商业表演,端午的文化内涵就可能被淡化。守护端午,需要我们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坚守。学校、社区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让青少年了解端午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价值;文化工作者应深入挖掘端午的文化资源,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只有让端午的文化基因融入日常生活,才能让这一传统节日真正 “活” 起来、“火” 下去。

    端午的粽香里,飘着千年的文明;龙舟的鼓点中,激荡着奋进的力量。在这个充满诗意与温情的节日里,让我们放慢脚步,用心品味端午的文化韵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