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这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深刻重塑了党的形象,成为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鲜亮底色。从“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的生动实践,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清醒认知,党始终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推进正风肃纪,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着作风建设的新篇章。
以学铸魂,拧紧思想“总开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员干部只有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深悟透,才能从思想深处筑牢抵制“四风”的防线;要克服浮躁之气,弘扬勤奋之风,筑牢思想之基,自觉做优良作风的忠实传承人,锤炼品格,锻造“忠诚之心”;要“力戒形式主义”的鲜明导向,强化党性修养,深化服务基层的实践要求,都在诠释着理论学习与实践转化的辩证关系。
以责促行,织密责任“防护网”。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关键在压实“两个责任”。党员干部要真正把讲政治体现到举止言行中、落实到各项工作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扛”事的真本领,在考验来临时挺身而出,在大战大考中敢打“硬仗”,在急难险重时敢扛“硬活”,在风险矛盾中敢接“硬茬”,都彰显出“千斤重担众人挑”的责任担当。面对新征程的挑战,更需要将责任链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才能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
以制固本,架起制度“高压线”。制度建设是作风建设的治本之策。党员干部要拿出攻城拔寨的决心和迎难而上的勇气,集中火力、全力攻坚,列出“急难杂症”清单,实行重难点事件一对一包保机制,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压实责任、倒排工期,全力开展办实事攻坚战。所以党员作风建设必须与深化改革同频共振。针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不吃公款吃老板”等隐形变异问题,打好“问题清单+专项整治”的组合拳,做好“防四风”的统筹部署,展现了制度创新的时代价值。只有让制度“长牙”“带电”,才能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党员干部既要看到“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的历史性成就,也要清醒认识“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的长期性复杂性。作风建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唯有以“永远吹冲锋号”的执着,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才能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作者单位:东光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