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文苑详细内容
李灿:以“萤火”之光点亮时代“星河”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李灿  日期:2025-3-28 字体: [大][中][小]

    “千万朵浪花汇成海”自2003年“感动河北”年度人物选树活动以来,涌现了数百位精神模范,这股向上向善的力量引领燕赵大地精神文明风尚。2024年的年度人物中,李贵江的无私奉献、奥运健儿的执着奋斗、邢海明的坚守担当,都令作为年轻干部的我们感慨万千、受益良多,汲取模范力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一块黑板、一盏电灯,是李贵江9年的义务教学,注释了何为“回报社会,无私奉献”,擦亮“为民”家旨。作为一名热爱书法的退休职工,李贵江熟练掌握楷行表草篆等书写技巧,从2016年开始在街边免费授课,教授硬笔书法,学生超过2000人。他说:“我学了半辈子不能白学了,要把这半辈子的学识留给社会、留给孩子们。”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学成文武艺,报得千万家”,将书法技艺转化为惠民火种。这种精神恰如黄文秀扎根脱贫攻坚一线的坚守,或是张桂梅创办女高的执着——真正的奉献,是让个人价值在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扎根。年轻干部当以此为镜,在乡村振兴中,不仅要“驻村办公”,更要“驻心服务”;在社区治理中,不仅要“解决问题”,更要“凝聚人心”。从李贵江的“街头课堂”到浙江“千万工程”的基层实践,印证了一个真理:为民服务的深度,决定了人生价值的厚度。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是河北健儿顽强拼博,诠释了何为“自强不息、昂扬奋进”,书写“奋斗”功勋。数年风雨不辍,十载奋斗如歌,33名河北运动员在“两个奥运”留下了一个个震憾人心的时刻,为祖国争了光,为河北添了彩。宣告了“奋斗不是重复既有路径,而是打破常规的创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从脱贫攻坚、抗疫救灾,再到全面深化改革永不止步,中国人民证明了世上没有什么事做不到。面对深化改革中的“娄山关”“腊子口”,年轻干部需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魄力,如海燕一般搏风击浪、振翅飞翔,无惧狂风暴雨,穿越惊涛骇浪,经风雨而弥坚,历狂澜而勇毅,敢于涉险滩,磨砺真本领,依靠顽强拼搏打开事业新天地。

    一个背篓、一辆摩托,是邢海明35年来无偿送货,诠释了何为“赤诚之心,坚守担当”,砥砺“坚持”伟力。作为供电公司台区经理,邢海明负费9个自然村用电安全,在看到留守老人出行生活不易的困难后,邢海明主动提出为乡亲们购置生活用品并义务送货上门,35年如一日,用“笨功夫”温暖山区群众。这让人想起“当代愚公”毛相林绝壁凿渠的壮举,也印证着“长期主义”的当代价值:伟大事业从来不是冲刺跑,而是需要呼吸节奏的马拉松。无论是邢海明的“35年送货路”,还是塞罕坝林场的“三代造林奇迹”,无论是核潜艇“可下五洋捉鳖”,还是Deepseek“忽如一夜者风来”。成果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久久为功。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年轻干部尤需警惕“速成主义”陷阱,不畏浮云遮望眼,敢于攻坚克难,甘于厚积薄发,风物长宜放眼量,保持发展定力,坚定发展信心,以时间为轴,让坚持绽放璀璨光芒。

    “涓涓细流,汇成江海”正如李贵江所说,我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能发挥这一滴水的作用就行了。”榜样精神不是凝固的丰碑,而是流动的火炬。年轻干部当以李贵江的“为民初心”为墨,以奥运健儿的“破界勇气”为笔,以邢海明的“恒久之志”为纸,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答案。当无数萤火般的个体光芒交相辉映,终将照亮民族复兴的浩瀚星河!(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木村乡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