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经济法治详细内容
李灿:擘画科技成果转化 赋能产业创新发展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李灿  日期:2025-3-26 字体: [大][中][小]

   “满眼生机转化钩,天工人巧日争新。”科技创新就是新质生产力的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时强调:“河北应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河北应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强化要素资源优化配置,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动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向上突围。

    强化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筑牢科技成果转化的根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有建强硬件支撑,以性价比高的土地、人工价格,以便捷的技术转移流程,以破除高端设备资源壁垒的举措,以逐步完善的政策服务,方能吸到远近企业前来选址投产。尤其是促进京津奖协同发展。挖掘京津强企、名校这一创新“富矿”,积极承接京津科技溢出效应和产业转移。从中关村在河北多地开花,投资额达1015.01亿元,到168家技术转移机构活跃在科技成果转化一线,都是河北强基固本的生动实践。未来,河北继续打造高能级科技成果转化园区和专业化功能性平台,强化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织密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网络。

    激发科研人才创新动力。解开制锢科技创新的笼子。“科技创新,关键在人”为凤筑巢、百鸟齐聚。从组建科技特派团联系匹配专家团队解决制约“小巨人”企业创新发展瓶颈,到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源头上破解高校院所科研人员“不愿转、不敢转、不能转”问题,再到广泛征集我省企业技术需求,发布科技攻关榜单,广邀人才“揭榜挂帅”。一件件务实举措彰显河北以人才之力推动成果转化的决心,未来,河北将进一步深化科技特派团作用,按比例收益、按比例赋权,为人才创新提供政策服务、硬件支撑、产权获益,激活科研人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热情,让创新活水充分涌流。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装产业创新发展的引擎。“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从布帕伐酮高效投产,到城市供水智能化场景有序推进,河北围绕京津创新链布局本地产业链,不断提升京津冀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通过建立重点承接平台体系,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37亿元。同时,创新构建全流程场界工作机制、全链条场景服务体系,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试验场”目前共发布五批119个创新应用场景,开展4场供需对接活动和场景,吸引一批高成长性企业落地,未来,河北将进一步打通信息共享、成果对接渠道,整合优势资源,发挥创新效能,促进合作转化,加速新技术进企业、新产品进市场。

    大江奔日夜,慷慨歌未央。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解放思想、奋发进取,配置资源要素,鼓励人才研发,加速成果转化,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木村乡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