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党员干部肩负着推动国家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神圣使命。干字当头,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所在。只有以“干”为底色,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创新巧干,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
干字当头,要真抓实干,出实招、求实效。“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真抓实干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工作态度和方法。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党员干部要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中。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找准问题症结,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无数党员干部深入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精准施策,通过发展产业、易地搬迁、教育扶贫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帮助数以千万计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减贫奇迹。这正是真抓实干的生动体现。只有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才能把工作落到实处,取得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干字当头,要埋头苦干,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甚至会遭遇难以预料的惊涛骇浪。党员干部要发扬埋头苦干的精神,勇于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压力之下不低头,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攻坚克难。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亦或是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无数党员干部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献、埋头苦干。“铁人”王进喜,在艰苦的石油会战中,带领工人克服重重困难,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当代愚公”黄大发,为了解决家乡缺水的问题,带领群众历时36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干部埋头苦干、担当作为的精神品质。在新时代,我们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更需要党员干部埋头苦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干字当头,要创新巧干,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发展瞬息万变。党员干部如果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就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无法有效推动工作。因此,要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敢于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的束缚,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路径。要善于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许多地方的党员干部创新工作方式,利用大数据分析疫情传播路径,精准实施防控措施;通过线上平台开展物资调配、志愿服务等工作,为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党员干部还要勇于开拓进取,敢于尝试新事物,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推动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要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以干字当头,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创新巧干,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让我们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以“干”为笔,以“实”为墨,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