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福映秋:做实为基层减负增能“后半篇文章”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福映秋  日期:2024-9-5 字体: [大][中][小]

    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强学习宣传,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转变工作理念和方式,教育引导基层干部深刻认识“减负”不是“减责任”、“减担当”,更加积极主动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既要写好减负的“前半篇文章”,又要写好增强服务实效的“后半篇文章”。只有全面“脱虚向实”,持续整治困扰基层的一些形式主义的新变种、新动向为基层减负,基层干部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谋改革、抓落实、促发展、解民忧上来。

    基层是服务群众、推进党和国家政策落实的最前线。对于广大基层干部而言,本应深入农村、融入群众,扎实开展工作。但不知何时,文山会海、上报材料、各级调研检查,让广大基层干部从扎根群众的“泥腿子”变成了办公室里的“笔杆子”。写不完的报告总结,开不完的会,迎不完的检,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办公室时间待久了,和群众的关系变疏远了,有的群众甚至抱怨基层干部下乡少了。

    基层减负,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真调查、建清单,从“当下改”到“长久立”,让权责归位,干部身轻事易清。基层工作最接近群众,时间和精力有限,既要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精简文件会议,释放“指尖负担”、规范示范达标等举措,减少台账厚度、会议长度、表格“浓度”,减少陪会、迎检、考核、撰写汇报材料等内容,也要激活基层干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多扑下身子实地走访,多接接地气排查问题清单,抓住问题“命脉”,倾听基层群众所想所急所盼,真心为群众着想,把减负腾出的时间、空间放在思考如何为民服务上。让基层干部把工作精力摆放到实际工作中,主动接“烫手山芋”、钻“矛盾窝”,着眼拆迁安置、垃圾分类、小区改造等群众关切,发布“攻坚克难”“为民解忧”等实战课题,让基层干部立足岗位作贡献,将责任感进一步转化为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工作动力,干事更有劲头,目标更清晰、服务更高效。

    基层减负,要让基层干部敢担当敢作为。抓效率、减形式,从“单打独斗”到“系统支持”让工作归位,群众省心又舒心。“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当前,基层工作不仅要承担上级各部门各条线的任务,又要直接与成千上万的群众打交道,处理千头万绪的信息和各类纷繁复杂的“鸡毛蒜皮”。要聚焦重点难点,努力提升为村居减负的整体效能。一方面要持续落实“四减”(压减办理时限、精减办事材料、缩减办理环节、减少跑动次数),注重多方联动,让村居委会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同时建立上下贯通的反馈渠道,加强对村居减负工作的监督,提升治理效能,防止已解决的减负事项反弹。另一方面要科技赋能,切实提升办理质效。打通数据壁垒,统筹构建通用信息系统,做到数据“一次填报、多处应用、全域共享”,并且根据基层干部使用人群,让基层干部对数据平台不再“望数生畏”。扎实推动基层减负增能工作走深走实,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数据资源,增强基层治理质效,提升群众满意度。

    基层减负,要在精准施策上下功夫。强后备、多关怀,从“能力恐慌”到“遇事不慌”让干部归位,干劲更足。基层工作点多面广量大,一些基层人员安排忙闲不均,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细究背后原因,个别干部自身动力不足,存在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想法。一方面,把面向基层的督查检查考核总量减下来、频次统筹好,规范明晰基层权责,让基层“该干什么”变得更清晰。各级党组织要引导干部扛起肩上职责、弘扬实干作风,排定时间表,画好路线图,耕好责任田,延伸组织触角,深入一线了解干部担当情况,以实绩实效评判干部担当作为能力,用“辛苦指数”换取当地的发展指数、民生的幸福指数。另一方面主动关心基层干部的锻炼成长,营造友善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干部的快速成长搭桥铺路。各级党组织要围绕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培训教育机制,通过集中培训、外出考察、挂职锻炼等形式让其拓宽视野、更新观念、增长才干;开设“干部大讲堂”,搭建互相学习平台,用生动的实际经验,消除干部“本领恐慌”。对在基层治理、项目攻坚等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长期扎根乡镇的基层干部予以重用,并优先推选为优秀共产党员等先进典型,激发基层干部荣誉感、使命感,使基层干部一心一意抓发展、心无旁骛促落实。

    基层减负,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这背后是党中央对基层干部的关怀。将基层干部背上的包袱卸下,让他们回归群众、服务群众,守初心、担使命。让广大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敢担当敢作为,以更多热忱投入民生服务,以更灵活思路应对改革挑战,有助于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奋勇前进。(作者单位:河北省河间市卧佛堂镇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