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文苑详细内容
楚建锋:汉江泳思——大美民俗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楚建锋  日期:2024-8-24 字体: [大][中][小]

    《礼记》曰:“礼从宜,事从俗。”《诗三百》言风俗最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风俗名义理、正人心。浩荡千里的汉江,把清清的潮水化为两岸人民的春秋大义,流淌出熠熠生辉的大爱大美。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是老子《道德经》告诉人们的基本风俗。汉江流域的风俗,体现出人文化成的精神信仰、审美情趣、地域特色。

    节令节庆,人们会精心筹备,穿新衣品美食,悠然自得地举行不同形式的庆典,构成了汉江美食美服的精神向度。立春、春节、元宵节、二月二、三月三、寒食节、清明节……汉水流域的节气节庆与全国基本一致,但也有所不同。春节,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从腊八或腊月二十三灶祭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举行祭奠祖先、除旧迎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等隆重的节庆。在上游的陕南,从腊八粥、祭灶神、张灯结彩、除夕夜焚香祭祖、包饺子团圆饭,到跻堂庆贺、卑幼各拜尊长、守岁达旦、互请吃节酒、饮“春酒”食白萝卜而“咬春”,无不隆重热烈,朴实而庄重。

    在汉江下游,“亲属贺年,三日内为敬”“‘元旦’,五更设香烛、果品,于门外拜方毕,入室序拜尊长”,以酒相庆、以酒相祀为普遍习俗。年夜饭,吃饺子、年糕、馄饨、腊味、春饼、长面、饮茶等颇有讲究。起源于汉朝的元宵节,在汉水流域别具一格,将食俗文化、灯文化、占卜文化等完美结合。

    每逢二月二,“龙抬头升天”,就是汉江流域的“春祭”。人们在祭龙、撒灰、击房梁、熏虫、汲水、理发、儿童佩戴小龙尾、儿童开笔取兆、食猪头(龙须面、龙鳞饼)等活动中,或食“元宵”灯盏、或设酒席相庆,争先恐后地祀神祈年,以求神龙赐福。

    纳入二十四节气的清明,在汉水流域颇具特色。据记载,各家以酒肉为祭祀,具牲醴,备纸钱、炮、烛,诣先人坟茔祭扫。有以气象占卜作物长生,以节日而种植谷物;以“寒食”而不火食,采食而野食;“清明”插柳而族人共杀牲行展墓礼等的祭祀风俗。

    夏令的端午,因有祭奠屈原的缘由,汉江的端午文化有龙舟节、粽子节、诗人节等活动,还有插艾于户、食粽子、饮雄黄酒、洒酒于屋内驱毒虫、食蒜泥等习俗,十分丰富而厚重。

    汉风景点、汉风大戏、汉风美食、汉秀演出……秋令的中秋节,汉水流域一步一景,不但“汉味”十足,而且别有风情。画糖画、捏面人、做月饼……在汉水上游兴汉胜境景区汉人老家街,每逢中秋,人们用一场场隽永有趣的仪式,寄托对幸福圆满生活的美好愿望。

    汉水流域的中秋节,人们“陈月饼、插桂花、歌管酒宴赏玩,以永兹夕”,几乎家家都做月饼,互相赠遗,并以月饼、水果祭祀先人、祭祀月亮、庆丰收、庆团圆。

    人生在世,生老病死四大关的习俗,在汉水流域都有丰富的展现。诞生礼是开端,有妊娠、分娩、“洗三”、报喜、满月、周岁等。分娩的翌日,婴儿的父亲要将备好的10个鸡蛋染成红色,送往岳家“报喜”,并定“洗三”也叫“三朝”的日期。岳父母以鸡、蛋、面粉、红糖及婴儿衣物等回赠。婴儿出生三天后,用槐树枝、艾草等煮水,以行“洗三”礼。之后,产妇、婴儿都要喝点“洗三”水“祛风”。满月前,外婆家以篮子送满月礼,满月后,母亲带婴儿去外婆家,俗称“跑满月”。“满月酒”“做周岁”时,亲友都要来祝贺。

    婚礼,是人生的大登科,这在汉水流域十分讲究。上游的汉中,有议婚、合婚、订婚、领证、婚礼等程序,男方看中了某个女子,会聘请媒人上门提亲,女方若同意,会收下男方的礼物。之后,八字合婚,匹配就可订婚。订婚环节,男方需赠送女方衣物和首饰等,以确定关系,并吃“龙凤面”。而后,男女双方可选良辰吉日,领取法定的结婚证书,并操办婚礼。婚礼,首先是迎亲,也是整个婚礼的高潮。男方以装点一新的“花轿”、鼓乐以及红包等物品,前往女方家中接新娘。抵达女家后,第一关便是“入门”。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必须经过一连串的智力及体能测试,必要时还要有俏皮话以及丰厚的“开门利是”。一直到众姊妹满意后,才开门送亲。迎亲队伍要一路燃放鞭炮表示庆贺。接回后,新郎家要备若干桌“十大碗”酒席款待宾客并举行典礼,新郎新娘要穿上红色婚礼服,并交换礼物,进行找红鞋、敬茶、撑红伞、撒米、绕吉祥路、过门、敬客等环节。再之后,是闹洞房,亲朋好友在洞房起哄,营造出热烈的“大登科”气围。

    诞庆习俗,在汉水流域是敬赞生命、祝福康乐,希望人人延年益寿、与天地同辉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孝道的体现。在寿庆方面,在出生、一周岁、十二周岁、十八周岁、三十六周岁和六十周岁等人生的几个重要节点,均可宴请宾朋,通过特定仪式表达对生命的珍重和对长辈的尊敬,颂扬生命之大美。

    陕南人很讲孝道,有“生日三不过”的习俗,即父母在世不过、孝服在身不过、未满花甲不过。所以,年轻人只能庆祝生辰“做生日”,六十岁后才称为“寿”,才可“做寿”,一个家庭中,只有辈分最高者才能享有“祝寿”的权利。不管你年龄多大,都不能叫“做寿”,儿孙们若执意为你庆生,只能称“办生日”,否则会被认为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

    诞庆,一般从六十岁或六十六岁开始,不论六十岁还是六十六岁,都按虚岁计算,即按实际年龄提前一年。老年人一开始“过生日”,以后就须年年过,不能间断,民间称“十年一大庆,五年一小庆”。逢十如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等为大寿,要大庆,不但设宴待客,还要有文娱活动助兴。

    寿辰之日,先把祖宗的神主牌位请于神案之上,点燃香烛,鸣放鞭炮,寿诞老人穿戴一新,率全家拜祭。之后,老寿星端坐寿堂椅上,晚辈们衣冠整齐,恭恭敬敬依次磕头祝寿,并献上贺寿礼品。贺寿的人包括族内子侄辈和儿孙辈、女儿和女婿、侄女儿和女婿、干女儿和女婿、徒弟、学生、亲戚中的晚辈及朋友等,七十岁以上的高寿老人过生日,街坊邻居也常备礼庆贺。也有简单的祝寿礼仪,即在下午开宴前,寿星高坐,亲友中的子侄辈给“寿星”献酒,磕头,主家儿女站立在老人两旁向亲友跪拜,以大礼表示答谢。

    祝寿完毕,寿宴开始,众人给寿星敬酒,寿星把寿糕、寿蛋、寿果等吃食分给众人,众人踊跃嚼食,说是替老人“嚼灾”。长寿面是寿宴上必有的食物,吃面时,儿女们要把自己碗中的面条拨一些到老人碗中,谓之给老人“添寿”。寿宴后稍事休息,大家陪老寿星看戏、看电影等。晚上请执事人等吃酒答谢,寿礼圆满落幕。

    生前风风光光,死后庄严隆重,在汉水流域,葬礼往往比婚礼更隆重。老人亡故后,儿孙们都要披麻戴孝,敬香烧纸,向户族、邻里、亲友磕头下跪“报丧”。将亡灵停于堂屋正中,燃香蜡、烧纸、献供品祭奠,祈祷亡者驾鹤西游。亡故后三日上山安葬,葬后七天烧纸、敬香,每七天一次。再逢百日烧“百期”,周年上坟、垒土,直至三周年,整个祈祷程序才告结束。此外,还有“哭丧”“叙话”“唱孝歌”等风俗。

    “哭丧”是老人刚去世后,儿女们十分悲痛,以哭表达哀思。一般男孝子有泪无声,女孝子从“入棺”“守灵”“发丧”“入土”都要围着“灵棺”哭,并讲述老人经历的苦难、留给子孙的恩德和对后代的养育之情。“叙话”也叫“说话”,男性去世多请本姓族家长者,女性去世多请娘家智者出面,询问孝子“老人在世有病看了没有”“照顾得如何”“尽孝没有”“死后棺木、寿衣、夜场准备得如何”“墓地选在何处”等,孝子均要跪在地上一一回答。

    “唱孝歌”是汉中人缅怀亡者的一种形式。老人去世后,不做道场不念经,专请有才华、出口成章的“歌先生”,既唱传统的“孝歌”,也触景生情唱斥责孝子过错的歌。唱孝歌时配上锣鼓、唢呐,歌声悲苍凄凉,催人泪下,引发孝子和亲友的哀思。其间,孝子持香转“灵”,女孝子“哭丧”相伴,整夜灯火不熄,歌声不断,哭声凄凉……持续到第二天发“丧”,送灵上墓地,安葬才结束。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这是远古时期先民们的居住环境。世世代代居住在汉水一江两岸的居民们,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因地制宜,创建形成了兼具北方三合院、四合院风格和南方竹木房、吊脚楼特点的民居样式和民居文化。

    而今,漫步在水天一色、日新月异的汉江两岸,过往的民居已成为记忆中的风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汉江流域的历史变迁。

    上有古汉台,下有黄鹤楼。屹立于上游、建于楚汉相争时期的汉王刘邦行宫古汉台遗址,占地二百余亩,坐北朝南,由三个不同高度的平台组成,最高点约七米,依次形成三处院落,有东西华亭、古建筑群、望江楼、桂荫堂、石门十三品陈列室、褒斜古栈道陈列室等。园内树木葱郁,亭台楼阁,一派江南园林景色。望江楼位于古汉台的最高点。桂荫堂因其周围种植的古汉桂而得名。这里曾是汉中的最高建筑,登临其上,可以感受一江汉水向东流的汹涌澎湃之势。刘项争霸的历史记忆,就这样凝固在了望江楼阁的飞檐翘角之上。

    下游之尾,流传、呼应着有“天下绝景”之誉的黄鹤楼。黄鹤楼居于汉江、长江交汇处,位于武汉市蛇山之巅,始建于三国时期,现存为清代“同治楼”原型。主楼呈四边套八边形,为钢筋仿木结构,有72根圆柱,高50余米,飞檐五层,楼上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楼外有铸铜黄鹤、亭阁等环绕。整座楼形如黄鹤,展翅欲飞,因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一诗而名扬四海,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又称“天下江山第一楼”。

    百年流芳,不胜枚举。

    发轫于明中叶、成型于清后期、鼎盛于民国的陕西汉中宁强县青木川古镇的“回龙场”老街,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河水沿着镇边蜿蜒而过,古镇顺流而建,全长约860余米,呈“U”型,形似一条卧龙,故得名“回龙场”。有民国时代建筑50余座,古建筑房屋260余间,或中西合璧,或造型奇特,或气势恢宏。流连于老街,一座座雕梁画栋、青砖回廊的木结构老宅,融入了羌族文化、秦巴文化、汉江文化等元素,在流水潺潺中依然焕发着昔日的辉煌。

    在上游十堰市郧阳区安阳镇冷水庙村的古村落,罕见的、成片的古石头房,述说着400多年的汉江居住史。大大小小、各种形状的石头,错落有致地镶嵌成一栋栋造型别致的石头房,成为汉江流域中国古民居建筑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据载,明万历年间,村民的祖先们由山西迁至汉江边,后因躲避灾害和战乱,逐步搬到石头山上居住。如今,全村160余户、400多名村民已搬到镇上居住,但这些用石头建起的住房、门楼、猪栏等,依然伫立在汉江边的林木山,尽显出古香古色的生态美。

    建于北宋、呈“四水归堂”风格的丹江口浪河镇老街,全长400多米,48座建筑单元全部呈院落结构,前厅后堂,其间有一天井,两侧为厢房,述说着汉江流域最典型的明清古建筑群落历史。

    始建于清同治年间,一座“活着”的百年古民居——陕西留坝县江口镇许家山石屋民居,星罗棋布于江口镇磨坪村百余亩土地上。这里既有大户人家半围合院落,也有平民百姓单体土坯房,构成了别开生面的汉江民居图。

    ……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汉江汉江,山高水长,是我永远的方思!

    (作者: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