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方圆普 法详细内容
护航乡村振兴战略|养老防“坑”指南,请查收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方秋豪 王建华  日期:2022-4-24 字体: [大][中][小]

  乡村振兴,保护好老年人权益是基础。老年人的事,再小也要当大事,更何况是事关老年人养老的“养老钱”。当前,全国正在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保护老年人免被骗取“养老钱”,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为了帮助老年人提高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推动全社会共同守护好老百姓的“养老钱”,让广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秀屿法院选取典型案例,以案说法,揭露养老诈骗“套路”手法,提醒老年人加强防范。

  下面,请随小编一起来看看有哪些骗局需要警惕~

  1.“投资养老”型骗局

  骗子可能会先在公园、超市、小区等老人聚集的场所给老人灌输投资的概念。接着通过组织旅游、参观、讲座、赠送礼品等手段博取老人的信任。然后就会告诉老人他们有个“养老服务”的项目,“投资越多,福利越好”。对于老年人而言,这种方式表面看起来一并解决了投资理财和养老享福的问题。但实际上所谓的“养老服务”项目只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骗子只会给予老年人口头承诺或是签订空头合同,利用话术和PS图片进一步诱导老年人,掏空他们的钱包。


 
  【法官提醒】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养老服务需求巨大且不断增长。部分有养老服务需求的老年人闲散资金较多、投资渠道较少,一些犯罪分子利用这一社会现状,以“养老服务”为幌子,虚构投资、服务项目,招揽老年人投资,借此骗取钱财。在此提醒寻求专业养老服务的老年人,要注意甄别以投资项目的合法性、真实性,不为高额回报所诱惑,保卫好自己的“养老钱”。

  2.“保健品”型骗局

  骗子以抽奖、免费旅游等噱头吸引消费者;以免费体检等方式,谎称老年人患有疾病;虚构或夸大产品功效;销售非法、质量不合格产品等等。他们推销的所谓“老年理疗品”“保健品”基本“毫无医疗价值”。

  【法官提醒】

  犯罪分子常通过虚构专家身份、编造检测结果、夸大病情和药品疗效,诱使老年人购买药品,不仅使许多老年人经济状况陷入困境,还可能导致老年人贻误治疗时机甚至是病情加重。在此提醒老年人要从正规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不轻信所谓的特效药、神药、进口药,以防陷入“药托”的骗局。

  3.“免费赠送”型骗局

  有一群人租场地专门针对老年人授课实施诈骗,他们通过免费赠送鸡蛋、水果还有小家电吸引中老年人入局,每天都有数名的老人被吸引前去听课。当老人们被成功洗脑后,骗子又欺骗他们去买毫无用处的产品,每隔几天卖一次产品,但隔天都会如数返还,以此一步步引老年人上钩。

  【法官提醒】

  为吸引老人陷入其“套路”中,犯罪分子经常以“免费”为诱饵,通过开推介会、介绍会、免费体检、免费讲座、免费看诊、低价旅游、发放免费小礼品、上门服务等活动博取老人关注及参与。在此提醒老年人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4.“冒充公检法”型骗局

  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且诈骗分子偏好于向老年群体下手,打电话或出示红头文件表明身份(我是某某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的工作人员)编造涉嫌银行卡洗钱或以账户异常资金不安全等情况,要求其将名下账户所有钱款转至所谓的“安全账户”。

  【法官提醒】

  老年人防范意识欠缺,被冒充“公检法”的骗子恐吓,急于摆脱“污点”,导致最终受骗。在此提醒公检法机关没有任何安全账户!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QQ和微信等社交工具办案,也不会通过互联网发送“通缉令”“逮捕令”,更没有资产清查或自证清白的程序。接到此类电话立即挂断!公检法机关不会在电话里要求受害者提供银行卡或者支付宝等信息。公检法机关在抓捕犯罪嫌疑人时不会提前通知。

  举报通道

  中央政法委已在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开通“养老诈骗”举报通道,广泛接收群众举报线索,如遇此类诈骗欢迎大家举报。同时,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会19日召开,部署各级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作者单位:秀屿法院)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举报二维码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