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成员奔赴各地各部门,通过一场场深入浅出的宣讲报告、一次次贴近基层的互动交流,推动全会精神落地生根,凝聚起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11月4日澎湃新闻)
“宣讲报告用‘身边事’解读‘大政策’,让我们更清楚‘十五五’规划与自身工作的结合点。”。这种“顶天立地”的宣讲模式,既立足全会《建议》的战略高度,又扎根地方发展的现实土壤,让理论宣讲既有政治高度,又有实践温度。
理论宣讲“接地气”,思想引领“聚人心”。中央宣讲团成员以“理论+案例”“政策+数据”的宣讲方式,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宣讲内容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指出“‘十四五’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党中央的领航掌舵”,阐释“以绿色发展引领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互动交流“零距离”,答疑解惑“解民忧”。宣讲团成员不仅在会堂内作报告,更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互动交流。在社区内对居民关心的民生保障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在田间地头与村民围坐畅谈,回应“如何通过生态产业巩固脱贫成果”的疑问。这种“面对面”的沟通方式,打破了理论宣讲的“单向输出”模式,形成了“政策解读—问题反馈—实践优化”的闭环,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凝聚共识“强信心”,奋楫笃行“启新程”。中央宣讲团的宣讲活动,不仅是一次思想动员,更是一场凝聚共识的行动。这种共识的凝聚,源于宣讲团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深刻阐释,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路径的清晰勾勒。正如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在宣讲中强调的:“要更深刻地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当理论宣讲与基层实践同频共振,当顶层设计与地方创新双向赋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便真正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能。
从京津冀到东南沿海,从黄土高原到闽宁大地,中央宣讲团的脚步仍在继续。这场以“声”传“神”、以“行”践“知”的思想盛宴,正激励着亿万干部群众以“创”的精神、“争”的劲头、“干”的作风,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