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实习机会,我就能顺利毕业,以后一定好好工作,不辜负大家的帮助!”近日,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小明(化名)拿着跨市县实习申请的批准文件,激动地向龙茗司法所工作人员表达感谢。
时针拨回至2025年2月,小明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依法判处缓刑一年,成为龙茗司法所管辖的一名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刚入矫时,小明一度因犯罪记录陷入自卑,对未来充满迷茫。司法所工作人员在日常走访中发现,尽管身处矫正期,小明始终没有放弃学业,一直努力完成中专课程,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今年8月,小明迎来了毕业关键期——仅需完成一段时间的公司实习拿到相应学分,他就能顺利获得中专毕业证书。这不仅是对他学业的肯定,更是他摆脱过去、重启人生的重要契机。然而,实习单位位于外市县,按照社区矫正相关规定,小明需提交经常性跨市县活动申请,经审核批准后方可前往实习。
得知小明的诉求后,龙茗司法所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受理程序。工作人员一方面严格对照《社区矫正法》及相关实施办法,对小明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细致审查,核实实习单位的真实性、实习岗位的合理性;另一方面,通过与小明本人、其监护人及学校老师的深入沟通,全面了解小明近期的思想动态、矫正表现以及实习对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为后续的调查评估奠定坚实基础。
在调查评估过程中,司法所坚持“严管厚爱并行”的原则,既不放松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要求,也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特殊需求。结合小明入矫以来始终遵守矫正纪律、积极参与教育学习和公益活动的良好表现,以及实习机会对其顺利完成学业、融入社会的关键作用,司法所最终为小明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的社区矫正监管方案。方案明确要求小明在实习期间,需通过社区矫正APP定期报告个人行踪,每月提交实习情况小结;同时,司法所还与实习单位建立了联动监管机制,由实习单位指定专人协助监督小明的日常表现,确保监管不缺位、帮扶有温度。
“我们的目的从来不是简单的惩罚,而是为他们点亮一盏回归社会的灯。批准小明的跨市县实习申请,既是对社区矫正对象合法权益的保障,也是司法行政机关践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的具体体现。”龙茗司法所负责人表示。
如今,小明已顺利前往实习单位开启实习生活。他表示,一定会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在实习岗位上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同时严格遵守社区矫正规定,以实际行动回报司法所的帮助和社会的包容,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