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工青妇老详细内容
王淼:让青年干部筑基层之基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王淼  日期:2025-8-27 字体: [大][中][小]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更是青年干部扎根深耕的“沃土”。青年是社会力量中最有生命力的存在,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其能力素质、担当作为不仅关乎基层发展的成效,也影响着民族复兴伟业的根基厚度。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青年干部只有深入到基层中才能真正了解和体会人民群众的酸甜苦辣、急难愁盼。从学校到田间地头,青年干部首先需要转变思想,坚定到基层的理想信念,在艰苦环境中苦中作乐,缓解因工作繁琐产生的浮躁和群众不理解的落差。在基层的舞台上,年轻的驻村书记董桂林通过手机记录自己独特的“蹭饭”之旅,通过“蹭饭”这种方式,没有了身份的隔阂,在饭桌上与村民围坐在一起,谈论家长里短,不仅是粮食收成、家庭琐事,更是对邻里关系和村子发展的侧面了解,在这样一碗面条、一顿便饭中,不但精准了解了群众的具体困难需求,更是拉近了与群众的关系,使得干群关系在烟火气中逐渐升温,进一步帮助基层干部融入村民,开展基层工作。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基层青年干部身处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第一线,其担当精神直接影响着政策落实的效果,关乎着群众的切身利益。新时代赋予基层新的使命,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现代化等任务,既是给青年干部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也对青年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许多基层地区因为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等多种因素,产业发展较为滞后。作为新时代青年,基层干部可以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思维,为乡村产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董桂林深知,“蹭饭”只是手段,助力乡村振兴才是最终目的。在互联网短视频快速发展的时代,他敏锐捕捉到互联网的力量,在蹭饭视频中通过真实接地气的吃播画面,吸引广大网友的注意,顺势推销特色的烤鸭蛋、芝麻盐等当地产品,将流量转化为经济效益,同时积极谋划长远发展,建立供应链、云仓,完善产业体系,为乡村发展建立“带不走”的资源。

    见天地之广阔,解民生之多艰。无论是作为当代青年还是基层干部,我们不断的走出去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就更应该将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学积极运用于基层建设和乡村振兴中,为基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基层青年干部唯有深扎基层,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进步,才能更好的“打磨”自身,在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中绽放繁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坚实的基层根基。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暂时没有内容!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