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舒城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兄妹间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以司法温情化解家庭矛盾,当事人向立案庭(诉服中心)送上锦旗表达感谢。
李某与张某是同母异父的兄妹,感情甚好。2023年2月,李某因经济周转困难向妹妹张某借款50000元,同时出具借条,但并未约定利息和还款期限。此后,李某因经营不善,导致借款迟迟未能归还。2023年11月,李某夫妇与父母之间因房产分配产生激烈冲突,妹妹张某亦卷入其中,矛盾升级,且近年来时有冲突发生,亲人之间隔阂日深。2025年7月,张某将李某诉至法院,要求立即归还本金50000元,并按年利率13%支付利息。
法院受理案件后,考虑到双方系亲属关系,且该案事实清楚,借款金额不大,具备调解基础,遂委派经验丰富的特邀调解员进行先行调解。
调解初期,双方情绪对立明显。李某表示妹妹不讲情分;张某则认为哥哥不念援手之情,又为“哥嫂不孝顺父母”倍感心疼。调解员耐心倾听双方的心声,细致梳理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矛盾背后的情感纠葛。一方面,从法律角度向李某明晰借款应当偿还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从亲情伦理角度出发,唤起兄妹俩对往日深厚亲情的回忆,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互相体谅彼此的难处。
反复沟通后,双方的情绪终于稳定下来,调解员决定趁热打铁,通过调解平台视频连线的方式,让李某夫妻与远在外地的张某进行“面对面”交流。最终,在调解员不断地释法说理、耐心调解下,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哥哥李某向妹妹道歉,承诺今后关心照顾好父母,并于十五日内通过手机转账一次性付清借款本金50000元,而妹妹张某自愿放弃利息部分,协助缓和哥嫂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至此,这场借贷纠纷顺利化解,家人之间的亲情裂痕也得以修复。
本案的圆满解决,是舒城法院运用先行调解机制化解矛盾纠纷的有力实践,把“还款”与“还情”同步解决,实现法、理、情的高效统一。下一步,舒城法院将继续秉持“调解先行、以调促和”的理念,用心用情化解每一起纠纷,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作者单位:安徽省舒城县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