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疆和静县探索建立领导班子“健康指数”评估机制,通过精准化评估、差异化管理、动态化调整,持续优化提升领导班子整体功能。
2024年以来,调整“较差”班子3个,优化“一般”班子11个,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14名。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无论是一名干部,还是一个班子,都需要不断进行自身建设,改正一些缺点与弱项,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事务。如果总是藏着掖着,不主动暴露问题,更不进行自我完善,势必会影响到工作开展,注重平时把脉,及时开方袪病,才能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要保持谦卑心态,敢于自查问题。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党风政风持续好转,党组织的战斗力明显增强,但也要看到,个别新的问题涌现出来,尤其是不担当、不作为的现象,在一些地方有所抬头。党员干部要正视问题的严重后果,小节不守、大节必失,如果怕出丑红脸,想方设法隐藏问题,就必须会成为个人违纪犯错的隐患,谨小慎微防患于未然才是长久之计。
要深入挖掘病根,找准问题病因。凡事不会空穴来风。现象的背后,必然有其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对自查的问题,绝不能就事论事,简单拟定整改措施,在表面下功夫,而要对现象进行分析,尤其要结合单位、环境等因素的变化,深入反思原因,只有找到了根源,才能确保药效,切实整改到位。
要敢于动真碰硬,彻底纠治问题。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发现问题容易,但要彻底改正却要困难得多,尤其是一些看起来不痛不痒的问题,对干部的影响不大,也最容易被忽略,令整改过程半途而废。必须拿出长期整改的态度,对一些易反复回弹的问题,要经常进行回头看,不断巩固整改成效。领导干部也要以身示范,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改,才能增强干部的整改动力,慎终如始坚持到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干部的自我完善过程,需要良好的心态,以及自我负责的态度,敢于对问题较真,盯着问题改到底,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永葆共产党人的鲜明本色。(作者:四川绵阳市盐亭县自然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