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之家详细内容
陈震离:铁路一次性过轨、兴旺中非黄金通道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陈震离  日期:2025-7-11 字体: [大][中][小]

    近期,由中车长江集团操作的60台敞车车厢通过铁路运输顺利抵达烟台港,在港口完成车辆解体、包装、装船等相关工作后,沿着“中非双向物流黄金大通道”发往几内亚。此次业务是烟台港、国铁、赢联盟、中车长江集团密切协作,全国首创开展的铁路车厢一次性过轨运输出口业务,后续,各型号车体将通过这一模式陆续发往几内亚。

    这创新一幕,正是“中非双向物流黄金大通道”蓬勃脉动的最新注脚。这条始于烟台、横跨三大洋、终抵西非的万里通道,正以钢铁之躯重塑中非经贸的经纬。

   “一次性过轨运输”的落地,标志着中非物流多种运输的融合。传统跨国运输中,货物常需辗转公路、铁路与港口,反复装卸推升成本、磨损设备。而今,以一次性过轨这一模式破除轨道壁垒,实现“门到港”的全程铁路贯通。货物告别了反复折腾的“接力赛”,在港口完成“一站式”处理,物流效率与经济性大幅跃升。此创新不仅为后续各型号车体出口非洲铺平道路,更为全球重载装备运输提供了“中国方案”。

    搭起黄金通道的骨架,推动烟台港与非洲的双向贸易。该通道以“重来重回”为内核,构建起互利双赢的贸易循环。几内亚铝土矿经11400海里航程抵烟台港,2023年该港铝土矿吞吐量超1.2亿吨,稳居全球第一。出发几内亚的中国大船,满载“中国制造”驶向非洲,工程机械、钢材、水泥等生产物资经此直达西非沿海18个港口。烟台港也由此稳居中国对非贸易第一口岸,2024年件杂货班轮年发运量突破200万吨大关,较2022年的183万吨实现爆发式增长。开辟出了中非之间的运输蓝图,将中非供需绘就成共生图景。

    黄金通道不仅输送商品,更是非洲现代化的战略支点。非洲国家渴求工业化升级,却常困于基建薄弱与设备匮乏。中国输出的60台铁路车厢,恰是几内亚达圣铁路的关键装备;而返程船舶载运的钢材与工程机械,正用于建设港口、工厂与能源项目。烟台港创新“船边直提”“抵港直装”模式,使货物从烟台堆场到非洲工地全程“零延迟”,中国效率深度赋能非洲这条通道,已超越单纯物流功能,成为中非产能协作的坚实桥梁。

    黄金大通道的钢铁轨迹,向未来延伸出无限可能。一列列国产车厢驶入烟台港区,一艘巨轮鸣笛启航西行,钢铁长龙与万里碧波在此交汇。这条11400海里的纽带,传递的不仅是铝土与车厢的流转,更是两个大陆共赴繁荣的深沉足音。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