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暑期,为了迎接暑期出游高峰和市场需求,以民航、铁路为主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进行了调整。
山东凭借自然禀赋成为避暑“优选地”。青岛作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夏季不超过35摄氏度,常温在28—32摄氏度左右的气温,滨海城市独特的海景与沙滩令人流连忘返,暑期期间,青岛啤酒节也将吸引广大的爱好者到来。
济南更有泉城之称,七十二名泉流传甚广,有趵突泉、大明湖、五龙潭、黑虎泉、珍珠泉、护城河、明水古城等,各具特色且多数集中在市中心区域,让游客与民众可以享受泉水带来的清凉与安逸。泰安的泰山、曲阜的三孔景区、烟台的蓬莱阁景区、枣庄的台儿庄古城、日照的万平口风景区……山东处处是景,行到哪里,哪里都可以见到山东独一无二的文化魅力。
随着7月1日大调图,“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车次调整为Y733、Y736/7、Y738/5/8次,新增费县、平邑、曲阜三个列车停靠站点,旅客去往“三孔”、沂蒙山等景区更加方便。新开了Y742/3、Y746/7次“泰山黄河号”旅游列车,串联起济南、泰山、东营等城市,旅客实现“赏泉、登山、观黄河入海”一站式服务。除东营外山东已实现市市通高铁,不论是乘坐高铁到山东各地进行快速出行与游览,还是乘坐旅游列车,在悠长的时光里体验生活的美好,从青岛、日照的海滩,到济南的趵突泉、大明湖的泉水叮咚与万紫千红,再到泰山的巍峨大气,更是一种美好的体验。
搭起省内一小时的交通网。山东高铁网络从“覆盖市域”迈向“深度织网”阶段,2027年10月以后随着京沪高铁二线的津潍高铁(天津—潍坊段)竣工,东营将接入高铁网络,山东将正式达成“市市通高铁”目标。届时全省高铁里程将突破4300公里,形成“八纵六横”高铁网,贯通5条纵向、4条横向通道。实现“市市通高铁”后,将进一步强化山东省内文旅资源与区域协同效率。当前以特色列车、主题线路为核心的“轨道上的文旅经济”,已推动山东从“景点旅游”向“全域体验”转型,目前,铁路沿线170余家4A级景区、340余家酒店推出专列乘客专属折扣,形成“车票+景区+酒店”联动消费。
未来随着路网密度与速度提升,山东的文旅潜力将会迎来进一步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