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工青妇老详细内容
白亚卿:以青春之我 逐华夏之阳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白亚卿  日期:2025-7-4 字体: [大][中][小]

    青春,是生命中最璀璨的华章,是朝阳初升时的绚丽光芒,是江河奔涌时的磅礴力量。华夏,是五千年文明沉淀的厚重土地,是亿万儿女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是历经沧桑却始终昂首向前的伟大国度。当青春与华夏相遇,当年轻的心跳与民族的脉搏同频共振,“以青春之我,逐华夏之阳”便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新时代青年肩负的使命与担当,是镌刻在奋斗征程上的壮丽誓言。

    回溯历史长河,无数青年以青春之我,为华夏的发展注入磅礴动力。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一群平均年龄仅28岁的青年,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点燃了革命的火种,开启了救亡图存的伟大征程。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青春和生命探寻民族复兴的道路。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高举“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旗帜,振臂高呼,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浪潮,展现出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为正义而战的无畏勇气。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批青年才俊,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投身于国防科技事业。他们隐姓埋名,在艰苦的环境中默默耕耘,用青春和智慧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让华夏巨龙在世界东方傲然挺立。这些青年们以自己的行动证明,青春的意义在于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之中,在为华夏之崛起的奋斗中绽放光彩。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青春之我,逐华夏之阳”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科技领域,无数青年科研工作者奋战在创新前沿。他们在实验室里日夜钻研,在科研项目中攻坚克难,为我国在5G通信、人工智能、航天航空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贡献力量。例如,北斗卫星团队中,35岁以下的青年占比超过80%,他们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让中国北斗闪耀全球,打破了国外卫星导航系统的垄断,为华夏大地的科技发展筑起了坚实的脊梁。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青年们同样身影矫健。有的扎根基层,成为大学生村官,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有的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电商助农,将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他们用青春的热情和干劲,描绘着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让华夏广袤的农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然而,逐华夏之阳的征程并非一帆风顺。新时代青年面临着诸多挑战和考验。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发展节奏加快,在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过程中,青年们容易陷入迷茫与困惑。但正如李大钊先生所言:“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面对挑战,我们应坚定信念,以青春之我,勇敢地迎接风雨的洗礼。

    以青春之我,逐华夏之阳,需要青年树立远大理想。理想是人生的灯塔,指引着前行的方向。新时代青年应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将“小我”融入“大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奋斗目标。需要青年练就过硬本领。“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在知识经济时代,青年要珍惜学习时光,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逐梦华夏积蓄力量。更需要青年砥砺奋斗精神。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青年要勇于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意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奉献,用奋斗书写无悔的青春篇章。

    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华夏因青年而蓬勃。让我们以青春之我,逐华夏之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勇立潮头,奋勇向前,用青春的汗水浇灌梦想的花朵,用青春的力量铸就华夏的辉煌,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化皮镇)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