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征程中,青年干部作为基层工作的生力军,其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成效。实践能力是青年干部服务群众、破解难题的核心素养,学用结合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纽带。面对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群众诉求多元复杂的现实挑战,青年干部亟需在深化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以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推动工作创新发展,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行家里手。
一、提升实践能力是青年干部扎根基层的必然要求
基层是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青年干部的实践能力直接影响基层工作效能。当前,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对干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部分青年干部存在“三门干部”现象,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缺乏基层历练,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在处理征地拆迁、矛盾调解等复杂问题时,容易出现政策运用不灵活、群众工作方法简单等问题。
实践能力的提升需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实现。浙江"枫桥经验"的传承发展,正是基层干部在化解矛盾纠纷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方法的生动体现。青年干部只有深入田间地头、社区网格,在处理急难险重任务中摔打磨练,才能真正掌握群众工作方法,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用结合是提升实践能力的根本途径
理论学习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青年干部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时,要注重把握其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到基层工作实践中。例如,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本地实际探索产业发展路径。
三、推动学用结合的实践路径探索
(一)强化系统思维,构建学习实践闭环
青年干部要建立“学习—实践—总结—提升”的完整链条。在参与重点工作时,既要注重学习相关政策法规,又要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例如,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通过实地走访了解群众需求,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形成符合本地实际的工作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
(二)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实践效能
面对基层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青年干部要善于运用新思维新方法。在基层治理中,可以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工作效率,通过建立智慧社区平台、开发便民服务APP等方式,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同时,要注重运用群众工作方法,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凝聚工作合力。
(三)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学用结合落实
各级党组织要为青年干部搭建实践锻炼平台,通过选派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信访维稳岗位等吃劲岗位历练,让青年干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同时,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将实践能力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对在基层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形成良好的激励导向。
实践出真知,实干长本领。青年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始终保持躬身实践的态度,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才能成长为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新时代基层干部,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面对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青年干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基层一线中不断提升实践能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在基层实践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化皮镇)